樹立台灣道教文化的未來性

中國道家茅山丹道協會理事長李貢銘

依據當前台灣神壇的組織管理及活動項目研究,確實有必要做更進一步的改善,使其符合時代的需求及提高服務的品質。通常民間信仰及供奉的神尊,多數是以神仙居多,故能以仙道思想作為引導民眾修煉及信奉,以道統之養生技術結合民間信仰的活動,使參與者皆能受益且提升身體健康為主,這是道統最為寶貴之處。

本會自開辦以來,始終以道家仙道思想作為主軸,故二十年來從不間斷的深入探究仙道理念,並且結合民間信仰的探究,期盼能夠帶給社會民眾一個祥和健康的方向。自從提出辦理國際文化理念開始,招募全國各地之菁英及各項專業人員,期許能夠擬訂出詳細的計畫,作為帶動台灣道教走向國際文化的方向。但在籌備辦理之前,還有幾項重要的工作要先行完成,就是改善現有神壇管理及活動的品質。奠定文化的基礎,必須從最底層做起,若是沒有做好底層的教育理念,這樣就無法辦理好一個國際文化的活動。

民間廟會及遶境的習俗活動,對國際文化資產的認定還有一段距離,人文素養是從人的心開始培養出來,使人心能夠自然地具備文化的素養,這對眼前民間道教團體來說是一件相當艱辛的任務。但我們深信以台灣六十多年的活動經驗來看,就是少了一個有想法及方向的計畫,並非他們不想有那麼一天,能夠站在國際舞台上展現台灣道教的神威,但應該有何想法及方向走出國際文化,這個想法計畫裏邊,必須要有具體且完整的計畫制度,設想得以面面俱到,同時要將所有資源與參與者一起分享,而不是閉門造車或各立山頭,文化的結構是以人心為主,從善良的傳承理念配合文化的規劃,展現出台灣人在信仰中的想法及理想。

一個組織或一個活動,都具有它特殊的意義。民間廟會與遶境的意義,在於安定社會人心及掃除邪惡鬼祟的擾亂,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為主。但長年辦理之後,並未在人文理念上落實,看起來是場極為熱鬧的活動,但卻似乎少了那麼一點的味道,太過於分散及點綴的焦點。辦理活動要熱鬧,參與者要真懂得它的意義,並且可以學習及參與,從在地到達遠程皆能共襄盛舉,不論男女老少或種族都能看得懂且接受,那這樣的文化氛圍就具有感染發揚國際了。

目前本會正在積極的辦理討論會議,期盼道教界能夠熱心參加與會,多了一個人的想法,就能使台灣道教更為宏觀了。這個討論會議的主要意義,在於收集更多道教需要的觀念,讓有心向道者和民間道教能夠發揚光大。每個主題都是有關道教未來的發展,及改善道教管理及推動的方向,期盼能夠受道教界的支持及指教。無量壽!

在〈樹立台灣道教文化的未來性〉中有 1 則留言

  1. 多年來,我也觀察到現在所謂大型道教的文化活動已被電視媒體或個人的手機直播系統給扭曲了正面意義 ,自己也感嘆年紀稍有,未來又能為台灣道教文化盡得多少的力量?給自己加油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