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兩同,齊含萬像。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沉昏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如一。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複歸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所有。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摘自 大正藏經第四十八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 心 銘

「信」是什麼?信是「心所法」中,十一個善法中的一法。對事物、境界不懷疑,內心清淨,名為「信」。有
信的人,心能清淨、安樂。

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菩薩本
願經》說:「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門,以信為本」;《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乃入」。

但是,要信什麼呢?佛經中一般都叫人要信因果,信佛法僧三寶、信真理。但在禪宗就不是這樣說了,是要信
「心」──信自心是佛、信自己的心和諸佛的心,平等無差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能信得及,一入信
位,決定不退轉於無上菩提。但此信非解信,乃證信。

「銘」是什麼意思呢?它具有「座右銘」的含義,表示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字,要人能銘記在心,永志不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

「至道」表示不是世間相對的真理,而是究竟的理體,佛經說它是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什麼能超過它的、沒有什麼能外於它的。它就是有情眾生的本性,無情器界的法性,成佛的佛性,又叫菩提、本覺、真心、法身、實相……等;「揀擇」就是分別。

這句是說︰要證悟至高無上的道,並不困難,只要沒有分別好壞、善惡、是非的心。要證悟至道,怕的是這些妄想分別呀。
為什麼呢?道是心體,道是我們自己,道是我們的生命,道是我們的一切,我們都在道裏面,不能離開道,為什麼我們會不明白道呢?
因為我們向外去找道,將心用心、騎牛找牛,將妄想分別之境當作真實。有分別就有是非、煩惱;念起無明生,心湖起波浪,就離道了。若不分別,則全用是體,萬法皆如,法法是道

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厭惡生死是「憎」,欣慕解脫是「愛」;除煩惱是「憎」,要入定、一心不亂、明心見性是「愛」。其實,生死涅盤乃迷中物,並非實有,何必憎愛取捨?若有憎愛取捨,則被憎愛取舍所縛,不能明白至道。

所以說:只要沒有憎愛分別的心,入於不二門,則一切現成,就像門打開了,一切都明明白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

要體證至道,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為,雖然只有一點的差錯,可是就會像天與地相隔那麼遠了,使我們不能明見至道。經說,十地菩薩以一念執著,而不能進入等覺成佛。

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至道(真心)能夠現前,而得證悟,一切與我有關的事情,就不要存有是順、是逆的念頭。

有順逆,就表示心有執著,諸法本來如如,平等不二,那有順逆?順逆是從主觀的我執產生的。有我執就是妄心。妄心立時,全真是妄,如水起波時,水成波。所以,修行人要與道相應,對一切境界,就不可存有好壞觀念。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

執著「法」是好是壞,分別個不停,這都是顛倒知見。根本不存在,依心分別而有的「法」,如何去說它好壞呢?所以說這是心病,不是正常的 心所應該有的行為,﹝由此可見眾生的心都病了﹞。

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如果不懂這個根本的法爾道理,只有枉費了我們坐禪、在念佛求靜。因為靜、止、定只是一種境界,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心。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

要知道,我們的真心,本來就是圓滿的,像太虛空,不欠少什麼,也不多餘什麼,如《心經》講的「不增不減
」。此「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由於我們有取捨分別的習慣,對一切境界起分別執著,心裏老是不空、不平等,所以就不能契證真如。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

所以呢?不要去追逐與我們有緣的東西。例如:五欲、名利……..而隨它流轉,但也不要住在什麼都沒有的定境
上,成為頑空、斷滅空,強自壓抑心念,不讓它生起,認為就是究竟。

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當空有不住,兩邊不立,就沒有相對了,這時候是怎樣呢?就是一種平常的心境,無是無非、非善非惡、不可
說不能想,它就是你我的本來面目。那麼,保持這種平常的心境,一切是非、好壞、無明煩惱,就會自然的消失掉了。

想想,人自有知識以來,不是執著有,就是執著空,能夠空有都不住,便是返本還原。

馬祖說「平常心是道」,因為,道是最初的,最初的當然是平常的。六祖說:「直心是道場」,「直 」也是平實、單純的意思。修行要返本還源,當然要平常。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

如果你不那樣修﹝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想要停止內心的妄念,將會越停止妄念越多。

對妄念,當如《金剛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只要心不執著妄念、不隨它,妄念便自消,不必特意去止它。

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當你停留在「止動歸止」用功的話,只是陷入 「有」和「空」、「動」和「靜」兩 邊,與無為法的「道」根本不相應 。如此怎能知道,能動能靜、非動非靜的如如真心呢?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

如果這個根本沒有通達,我們修行用功,就全停在兩處,不是在「有」上打轉,就是在「空」裏沈沒。那真是徒勞無功啊!

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我們如果起心要去除「有」,﹝一切妄想、煩惱、有為法﹞,只有使我們沉沒在有中,被有所束縛。因為這要去除有的「心」,不正是個「有」嗎?如何能無「有」呢?

同樣的,要追求空、要安住在空的境界中,結果只是違背了空。因為「空」若有境界、空若是可住,這就不是「空」,而是「有」了。所以,要趣入「空」的人,其實是背棄了「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

說話多、分別也多,思考來思考去,只有更加與道不相應。所以,中國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叫二祖慧可要外絕諸緣、內心無喘。外緣都絕離了,就不必再講話;內心無喘──平靜下來,就不會再思慮,然後才能入道。

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能夠完全棄絕了言語和思考,就不論在什麼時候、什麼處所,都可以通達道,所謂「一念不生全體現」。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

只有返本還源,回到生命的根本,才能領悟至道,明白祖師西來意。反之,如果有心去找道,隨順六根向外去用功,想要找到本性,那只有迷失方向了。

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但是,只要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返照自心,就有可能明白真心,勝過空的境界多多了。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

修行修到身心皆空,算是很高的境界了。但為什麼會有空?空為什麼會變現種種境界?其實都是妄見有空,住在空上面所致。

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真」就是真如、真心、真際。「真」不用求,求者本身就是真。真不自言真,若見有真,此真便是妄。真是相對於妄而言,眾生迷而有妄,覺者方便立真,令眾生知而離妄,離妄真亦無言。
「見」是知見、正見、見解……。「見」是眾生六根迷於六塵,所產生的妄見,根塵是妄,依根塵產生的見,豈能離於妄?所以,求真是妄、見解亦是妄。
因此,你不需要去追求真心,只要把妄想息滅了,把知見放下了,把執著丟掉了,內心沒有一切分別執著,才能相應於真心。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

「二見」就是相對的東西。例如:是真、是假,是有、是空,常見、斷見,好還是壞……。這些對立的東西,都是因為我們妄見而有的。當我們用功到知道這些相對的知見都不對,同時能夠不住於有和空等相對概念時,那個時候,就要注意,不要再去管它了。這對用功者,是很重要的,為什麼呢?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

因為,只要有一點點的「是和非」、「對和錯」的念頭,便會引生了很多的是非念頭來,那時候,你就落於二元對立的妄境,失去清淨本心了。

所以,經說般若無知,六祖要人不思善、不思惡以會取本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

當你用功到空有、是非,對錯、能所不存的時候,心裏就沒有「二」了,只有「一」的感覺。知道一切二元相對都是由這「一」來,但「這個」也是不可以執著的,如果住於這個,對待就又會產生了。

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連這個心的觀念都沒有的話,就不會生起妄見分別,那麼,「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但自無心于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一切諸法,其實沒有是非、好壞、對錯的。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

既然萬法的存在,對我們不會造成阻礙、困擾,也就不需要方法來對治,那麼,內心也就不會再生心起念。
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能」指心,是主觀的存在;「境」指諸法,是客觀的存在。主觀的心識會隨著外境的消失而滅除;同樣的,客觀存在的外境也會隨著主觀心的空無而沒除。

所以用「沉」字,表示外境是隨心所現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如果空了,由心所現的境,便如沈沒在心底般。所以,我們的妄心,是隨著外境的消滅來消除的,但是,外境又是跟著妄心的消除而消失。心境是互相影響的。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

心生法生、心滅法滅。外境是依著我們的心才有的;同時,我們的妄心,又是依著外境才存在的。

賢劫三佛的毘舍浮佛偈:「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便是在說「能由境能」的道理。

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要知道,雖然有心和外境,實際上,心和境都是空的。心、境不過是個假相,皆由迷於本真而妄立能所,都不離性空。

一空同兩,齊含萬像

雖然自性體空,卻能顯現能所,含藏了宇宙間的萬事萬物。

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雖然有萬般的事事物物,但因為其本體是空。既然是空的,諸法哪里有好壞?為什麼我們會對諸法產生分別,而引生某些偏愛呢?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

「道」就是真心。真心是很廣大的,經中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大道寬廣,要證入,雖然不是容易,但也不困難。真心是人人本具、個個不欠,容易、困難是虛妄分別,與道無關。

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小見」就是指不信自心是佛,只知向外求法的人。小見的人,你若對他說:「大道體寬,無易無難」,他會不相信,像狐狸那樣,有很多懷疑。狐狸在一切眾生中,是疑心最重的,所以好疑的人,便說他狐疑──像狐狸的疑心那麼多。小見的人,不信自心是佛,悟了便是,他只知要從事各種修行,才能見道。他精進在修行,希望能夠趕快證道,那知是越急越慢。

執之失度,心入邪路

執著要修行、要怎樣才是,認為自己有見地、有功夫,如此的話,就會產生不正當的心態,與道不相應,而進入偏差、錯誤的境界中。
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所以,放下吧!讓心自然,該用功時就用功,該吃飯時就吃飯,該睡覺時就睡覺,行住坐臥自然不造作,如行雲流水不著痕跡,這樣才能體會到心體。心體沒有過去、未來、現在,你要修什麼呢?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

只有順從自己的心性本質,才能與道相應。相應後就自在了,自然而然的就沒有了煩惱。

繫念乖真,昏沉不好

一般修行,強調系心一處,用來對治妄念,希望把妄念綁起來,不在東想西想。其實,這樣用功是不對的,已經違背了真心,真心無為,起用則自然而然,不需刻意。
反過來說,讓心境昏沈,糊裏糊塗也不對,這跟真心不能相應,真心是覺明空朗的。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

修行要自然,好像在用功,又好像沒有用功。道本自然、平常心是道,不必刻意造作;道法無為,沒有哪樣較好、哪樣不好。
欲取一乘,勿惡六塵

「一乘」又叫「佛乘」,表示最高上的法門,也就是禪宗所說明心見性的法門。這法門有別於三乘:聲聞、緣覺、菩薩的修行,一入就成佛。要契入這無上的法門,就不要去厭惡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

六塵沒有不好,都是心所現的境界。能夠對六塵不分別好壞,不受到六塵的干擾,你的心就和佛的心一樣了。

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有智慧的人,能夠隨順自性無為,他就能夠隨處自在;愚癡的人便不是,他要修種種法、行種種行,其實是自
己拿繩子綁自己。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

一切法根本上都是一樣的,並沒有什麼差別的地方,所以會有不同,那是我們虛妄心分別、生起貪愛、執著的緣故。

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以心來找心、騎牛還找牛,怎麼對呢?一切法都因我們妄心的分別才有差別,而我們卻還再以心去尋求它的差別,豈非大錯特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

因為迷,才會有寂靜和動亂的好壞感覺,覺得動亂不好,而尋求寂靜,一旦開悟了,對動靜就不會再有好惡

一切二邊,妄自斟酌

有和無、動和亂、常和斷等等就是二邊。這一切的二邊都是由內心的妄想、思維而有。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

既然是由我們內心的妄想分別而有,就不是真實的,像作夢、像幻化、像空中花朵,幹嘛要去捉呢?

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是是非非的東西,對修行人來說,都要放下,這樣心就不動,與道才相應。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

就像我們的眼睛,如果張開,不閉下睡眠,各種夢境自然就不會產生。

心若不異,萬法一如

同樣的,我們的心如果沒有分別,萬法便是如如的真相了。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

只有回到這不二、如如的心體,在那不可思議的境界中,才能忘卻外緣,遠離顛倒是非,不再迷惑於外境。

萬法齊觀,歸複自然

一切法都應該平等看待,不要分別好壞、是非,這樣萬法才能回復它的本來狀態,修行人也安於本來面目。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

消除了起心動念的原因,也不可以有比較、相對待的念頭。

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要停止動亂的心,其實哪里有個動亂的心好停止?動亂停止了,其實,又哪里有個停止可得?

兩既不成,一何有爾

「動」「靜」等相對既然不可能成立,那麼,「如如」或「絕對」又哪里有?相對不成立,絕對亦非有。因有相對,才說絕對。既無相對,何來絕對之名?

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達到了究竟、窮盡了諸法的徹底時,一切思維分別,將不存在。心裏不會有一切知見、真理、價值標準等等世
間規矩或制度。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

能夠相應而契入真心,便能夠見到心、佛、眾生無差別,一切法都是平等平等。那麼,不但不會再造業,一切有為的修行,也全部都止息了。

狐疑盡凈,正信調直

如此,對生命修行的迷惑懷疑,都將消失乾淨,不會再像狐狸那樣多疑,。懷疑徹底消失之後,正信:是心是佛的正知見,就建立起來了,從此不會再有錯誤的知見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

實際理地,心行處滅,哪里還有法在?言語道斷,自然沒有什麼可記憶的了。

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那個時候,我們的內心,就像虛空,無一物存在,但卻很明白、很清淨;物來則應,如明鏡照物,絲毫不必用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

這個地方,是不可用意識想思來思量的,它不是凡夫所能測度。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在這真如法界當中,是沒有他人,也沒有自己的。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

如果希望趕緊和這真如法界相應,只有向你推介不二法門了,唯有進入不二,才能夠相應。
「不二」是什麼呢?就是不妄想分別、不識情用事。要知道,自己、他人,是與非、善與惡、好與壞、凡夫與佛……等等二元相對的東西,都是人心妄想出來的,如果不妄想分別,哪裏有這一切是是非非呢?沒有這些是是非非,也就是真如法界了。

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能夠到達不二,就會發現,諸法都是同樣的。在不二之中,一切無不包容,沒有內道、外道,沒有佛教與其他宗教了。佛看一切眾生,無非是佛;不二之中看一切,無非是不二。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各宗教的修道者,只要他有智慧,都會進入到這裏。這裏是哪里呢?就是道、就是不二、就是眾生的真心本性。只有到這裏,任何修行才算圓滿。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在這裏、在這個真心法界裏,時間不存在了,所以沒有長也沒有短。時間乃虛妄法,依著妄心而有,在真心當中,沒有時間的長短,可以在一念當中,攝盡了萬年的時間;一萬年的時間,也可以存在當前一念中。在這裏,一萬年不算長,一秒鐘不算短,長短是法塵分別影事,真心不生不滅,對它來說,時間是不存在的。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道」看來好像不存在,不在任何地方,因為它沒有形相,所以不是身體精神,也不是山河世界;因為它沒有方位,所以不是十方上下。但因為它就是我們的本性,它總是隨緣顯現於身心的一切活動,它在行住坐臥中,它在受想行識中。因此說它好像不存在,其實是無所不在,一切時空都不離它。說實在的,它在那裏呢?不用思索,當下即是,所以說「十方目前」。

極小同大,妄絕境界

最小的,其實和最大的是相同的。當一件事物小到不能再小時,如佛經所說的「鄰虛」、科學所說的「原子」,都不是肉眼看得見的,人們只會看到大的東西,看不到「鄰虛」、「原子」等小的東西。所以,最小的東西,就成了最大了,這實在不是人們所能思想的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那麼,最大的呢?大到極致也就同小的一樣了,因為大到極致就沒有邊界、不見表相,人們所能見到的只是組成大的微小因數。所以說「極大同小」。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說到重點了。有無並不是兩個東西,為什麼會有有、無呢?都是自心所現,當心起作用時,就是「有」,當作用停止時,就是「無」,有是心,無也是心。所以說「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凡夫卻不知此,當心起作用時,他只看到作用,依動相認定是「有」;當作用停止,看不見動相了,就認定是「無」,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在凡夫眼中,有不是無、無不是有。
其實,有無皆是假相,隨緣而有、緣盡即無,有、無其體不二,不二之體非有無,而能有能無。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如果還未到達這種超越有無對立,呈現不二理境的話,你就不要停在那裏、守在那裏,那還不是究竟。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一是一切之一,一切是一之一切。在一不少,在一切也不多。所以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為什麼這樣說呢?「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是心,一切是法。心,既然起為法,心就是法,這就是:一即一切。法由心生,法即是心,這就是:一切即一。
迷時執著一是一、一切是一切,處處見障礙;悟時一不可得,一切也不可得,體即用、用即體,才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上面所說的,只要你能夠瞭解,照著去做,到了不二的實際理地「有即是無,無即是有」、「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時候,就不必再憂慮道業無成,不能了畢大事。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信心的建立,必須體證到不二的實際理地,才能圓滿不疑。這時候完全相信自心就是佛,心外無別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心法不二、善惡不二、生死涅盤不二……,完全證知了一切現象的虛妄,其體則不生不滅、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依此不二而產生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能夠「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能進入不可言說的至道境界。這時三心不可得,超越了過去、未來、現在,時間不存在了。於是,「十地頓超無難事」,成佛就不必經歷無數劫。這是禪宗「頓悟」的可貴。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