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年輕人參與道教討論會議

2015/3/16中國道家茅山丹道協會理事長李貢銘

  在經歷台灣六十年來的道教生態,我們看到甚麼?從國民政府到台灣之後,給予道教的自由信仰及發展,這是我們現在眼睛所能看到的事實。若是改朝換代或有某些政治因素的介入,甚至大環境有重大的挫折發生,我們現在當然是說不准,有那些原因能夠改變現在台灣道教的生態!但可不可能發生?就以這次慈濟功德會的事件來看,社會新聞鬧得沸沸揚揚的!對它們組織或核心會不會有創傷呢?世間任何宗教的發展,都有可能隨時受到大環境的因素而有所改變,這是現代道教年輕人所要思考的問題。

  本次本會提議舉辦討論會議的主旨,主要在提醒道教界同道們,關心咱們道教未來的發展。這些大環境的改變,有可能促使道教整體的發展阻礙。對於道教應該如何發展或符合現代化的需求,必須從道教信仰精神說起,所有推動或活動範圍,都不能離開根本精神的理念。討論的方法,在於凝聚團體的共識,不能由幾個人或少數團體說了算數!因為道教的淵源已經傳下來幾千年,現在要以台灣數十年的經歷來畫下歷史的紀錄,這個必須要有具體及明確的方向。為此,本會願意先做拋磚引玉的動作,使其道教之團體對自身信仰的理念更深入及貼切,我們六十年來在道教活動中花費多少經費?而那些經費及效果有多少?為社會的貢獻具體的是甚麼?若以出身道教世家者來說,現代的年輕一代對於過去了解多少?還願意繼續傳承下去嗎?有多少是現代年輕人無法理解之處?

  所以我們討論主題,設定第一個話題是:道教為社會的貢獻價值在何處?這個話題主在啟發同道人好好整理思緒,找出過往所有為社會的貢獻,整理出箇中有關文化的價值處。這個社會相當現實,若是蓋廟而香火不鼎盛,那就不會有信徒祭拜,何況是個人在宗教的表現能力。若是所學及傳承技術不良,當然就不會有廣大信眾的尊敬,更不可能有哪麼多的樂捐?而最重要是處理樂捐款項的去處,為何能夠接受樂捐及行善公益群眾,這是眾神降世救人的主旨,不能違背,不然就是違背神靈的旨意,同時可能成為社會所唾棄的對象。

  這裡斗膽要給予教界個人或團體的一個意見!若是沒有團結一心或提升文化素養,恐怕以過去的那般樣子,未來的發展還是原地踏步!這樣的條件是不足以對抗外來因素的壓力。就像現在四處可見各大宗教的鼎盛發展,而道教的組織卻分散四處,小神壇的組織也只能自力更生,平時還要向大廟貢獻資源,最終落得自己的生計艱難!這個生態的循環練有問題,缺少了相互照顧的機制,必須要好好改善事宜。

  若要未來年輕人繼承道統,必須提升對於道統的教育程度,不然以後想要對外發展是不可能的事。目前兩岸對於道教養成教育,完全是不具有資格的認證,頂多是學校或道教學院出身的學歷,與其傳統的法脈傳承尚有一段距離。若以現有的道教體制或資源,想要發展於國際舞台,必須要有更為具體的作為。現在本會採取討論會議的模式,就是在為道教文化打基礎,期盼能夠有更多的前輩樂意傳承他們的法脈技術,延續未來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神。

  但當前道教活動及連結的機制已行之有年,早已成為教界及社會群眾共同認識的觀念,若要改變已往的過失或走出一條康莊大道,此時,不得不讓年輕人了解台灣六十年來道教發展的經歷,藉由年輕人的學識及氣魄,這樣才能有挽救道教文化的機緣。

  我們提倡討論會議來關懷道教,希望的是能為教界謀得福祉,將台灣六十年道教的法脈能夠繼續發揚國際,走出更為廣大的地方。台灣小型少數人的組織神壇,皆是大型廟宇的主要資源,大廟小廟都是廟,但為何資源卻集中在少數地方,而集中資源的管理及運用,卻回饋不到貢獻者,究竟問題出在哪裡?若以現代科學管理的機制下,如何能夠建立起現代化及企業管理的循環機制,這是我們所要討論的重點,期盼能有更多有志的年輕人,關懷咱們生長的這片土地上的文化,使土地的所有資源,都能夠回饋在我們生活的環境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