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佛門的參話頭至今

觀佛門的參話頭至今
煉化居
在民國七十六年時,在北投設立觀佛門,開闢了共修的課程。
記得當初教學時,除有密宗觀音法門的共修,講解及引渡法門,主要是以類似禪宗令人參悟頭作省思與誘發方法。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所以參與共修者感受良深,頗獲得共鳴。
至今、已過三十二年頭了,那些人當初是四十出頭,這樣算來大概也有六七十歲左右了。但不知道那時候的話頭與引導,是否仍然受用及持續?

答案:不受用。只是一時的火熱心裡感覺而已。
所以禪宗說參悟!大悟要十八回,小悟要無數回。初期接觸的感受,畢竟是膚淺而已,確實如此。因為大徹大悟的覺悟,那是一種脫胎換骨與到底的了悟。
禪宗常用的話頭就不說了。
我給同學的話頭是:我最在意的是什麼?
緊接著再給:我最怕的是什麼?
又給:我最不捨的是什麼?
這些話頭看起來不怎麼樣?不就是一般人常有煩惱的心思嗎?
大家對參禪修道不以為然,這是一種偏見,或認為念佛、靜坐、參禪、持咒等法門的修持,都要比其參話頭來的有感的貼切!
事實上、修行法門有八萬四千法,條條道路通羅馬,萬法歸一,哪一種法門修到有感之後,就懂得如何轉變。至少在修持中的心境,那是少生諸有煩惱的干涉,又何嘗不是善資糧。
參學在反省自覺,任何一種法門都是在令人反省與自覺,自性本空,自性本寂,那為何還要拼命的修呢?從反省中慢慢地調整身心,令身心能夠保持在平衡的狀態。當身心失衡時,就能從反省中尋找出失常的原因,知道障礙的起處,就懂得做修正方向。而此修正的所有方法,就是修行法門了。
身心平衡的狀態下,就會逐漸地減少煩惱與放鬆,但要真正的了悟人生真理,還得經歷過身心反覆無常的變化。這些變化有來自於心理或身體的,當然最麻煩就是心理。個人能耐與身家累贅,都是當下清淨的最大阻因。因為還沒有看透紅塵之前,處在娑婆世界接觸的都是眾生,眾生百樣的變化,在身心尚未穩定之前,對於平等、悲心都未成長,就無法灌溉滋養菩提心,所以仍然還有對待比較的心念,及無法升起慈悲心。
參悟人生至解脫,從自心上用功,當自己得利之後,方能漸漸地了解別人的痛苦。甚至發起慈悲心,真能同情所有眾生的苦難。這就是同體大悲心。但悲心不是讓自己痛苦的悲痛感,而是從觀待眾生中了解世間一切皆是苦。
回頭再參話頭:我最在意是什麼?
當人心生在意的時候,就是一種牽掛,有了牽掛就有結使煩惱。在意是特別的關心,無時無刻地放在心裡,任何的變化都會影響情緒,這才是在意的心念。一個在意,必定出現更多的煩惱結,而且這個節就會越來結的越緊,甚至變成為障礙身心的疾病。煩惱結的演變成長,就像植物生長一樣,不斷成長後那個結就從小變到大。當看見在意之心時,就得開始反省自覺,察覺這個在意是否真實?或許是多心?或許是毫無存在的。
人所在意的事,不外乎親情與名利。在意過重者,就如身負巨石那般的痛苦。但親情如何能不在意呢?若是真正捨離親情,那不是無情無義了!世間萬物生命皆處於無常中,不是你在意他就存在,不在意就不存在。這個世界萬物的存在,不會因為你在意而誕生,或不在意而毀滅。把心放在外邊,那就是活在別人的身上,根本就是活死人了。
故、從參話頭中找回自己本性,就能使自己活得更好,自己好所在意的人就會更好。若是自己都不好,在意的人就無法好的了。包括人事物皆是如此。在意過度就會導致心智狹隘,思想就無法客觀及判斷是非,因此放寬胸襟者,即能具有客觀且理性的判斷能力,更能夠使在意的事情完全地落實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