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靈寶太上六齋十直聖紀經

2005/9/18台灣茅山李貢銘旁通於東湖

道教「洞玄」之名的由來,在《上清大洞真元妙經品》〔正統道藏第11冊〕說:「蓋三洞經者,乃洞真之部、洞玄之部、洞神之部;其四輔經目名太玄之部、太平之部、太清之部、正一之部通為七部之經。」 

  道教有三寶,其「靈寶」之說,廣成先生疏說:天地之前,混沌未立,大道以一氣輾轉相生為玄元始三氣。第一始氣所化,號天寶文人治玉清境清微天總十有二部,聖行之經為洞真教主,明自然之道,上成之樞。第二元氣所化,號靈寶文人治上清境禹餘天總十有二部,真行之經為洞玄教主演無為之道,中成之機。第三玄氣所化,號神寶文人治太清境大赤天總十有二部,仙行之經為洞神教主開道德之本,大成之柄也。

 

「太上」之說,涉及道教經典廣泛的修持。太上是指心上所作的功夫,因此就包括所有的修行法門。《上清太極隱注玉經寶訣》云:「邈真人結虛生空津,自然道集為,大洞經真賢,奉法信乘,運歷黃庭太上削死籍,司命書仙名,保秘年劫積洩慢,地獄嬰災考及七祖,風刀解汝形」。

 

本經「六齋」,指身體上六根修持之六種戒律法。六種齋戒法,全在於身體上的六根。六根為眼、耳、鼻、舌、身、意,最敏銳者主有「耳、目、心」簡稱為三業。六齋是道教徒每日必修的課誦。

 

「十直」直是持,就是令道徒修行十種善行。老子稱一般只持素食者是「祭祀之齋」,並非真是修道的齋戒。道教徒如何齋食才是正確的理念?這是本經論述的重點。舉凡生命的延續,沒有不用食物的生命。只是攝取食物的對象不同,當然人的需求不只求那食物而已!人體的六根能個別顯對所求的目的對象,所以人生才會那麼忙碌。然其修道者,應該如何從齋食入道呢?這裡就有極為詳盡的解說。

 

「聖紀」則是道教聖賢演說的紀事典籍。信奉道教必須熟讀經典的理念,對經道師三寶恭敬的學習,絕對不只是日行課誦就算是修道,修行就是身體力行,按照經典的記載落實於生活中;道教是中華民族思想的文化繼承信仰,不懂的人,可以說道教是迷信,那是因為只懂得皮毛?就連什麼是「神」都不懂,何況深入道統其它的修法。若經自我親身體驗時,其所了解的意義,就能明白迷信真正的定義。迷信?指那不懂說懂,不信說信的人。人的所有迷信,不單只有宗教的信仰,舉其所有不能徹底使人專精的思想,或為迷惑於人,刻意偽造假象者,皆能詮釋為迷信。

 

道教五戒

一者、不得殺生。

二者、不得嗜酒。

三者、不得口是心非。

四者、不得偷盜。

五者、不得淫色。

李註:道教五戒為教徒入門應該遵守的基本戒律。何謂道教?即是行道至德,以道德為教化戒守的規矩。信道者相信五戒能守,能保護身體五臟,且上應天上的五星。這類的信仰理念,不懂的人看起來覺得好笑,以為這是迷信。其實,道教的修行法門,就是講究與天同體,修持必須吻合天地的運行法則。天地所以運行不有差錯,那是有道理的。我們站在地球上,看不到地球上的全部,但可以從衛星變化位置察覺地球的改變,就連做人的道理也是如此。修道人若無戒律,等同沒有衛星的護衛,先說五戒感應五臟,此五臟是人體生命的衛星,沒有五臟產生的功能,生命無法延續。但如何維持五臟的運行呢?道教前賢高超的智慧,以其教人懂得生理學,不如直接告訴你最棒的方法,那就是按照五臟平和的調法,指出五種善行的修持。

 

第一條不得殺生害命。這是同體之悲心,令人尊重所有生命,能養護內在的仁善心。若以因果定律而論殺生,殺性過重者,殺人必有被殺的果報。若世俗都是殺來殺去!最後必定全部完蛋,強權有利,弱勢不能存活。

按國家制定不同的制裁理念,最大的區別在於死刑與否?制定死刑法則的觀點,刑法的目的在制裁有過失的人。但可以說人的過失是難免的,何況站在尊敬生命的立場上,有誰具有主掌生命的生死權?以道家觀點論述生死權,權天下的生命,不在某些個人的手上,甚至不是自己所能控制,而是相信掌控在天地鬼神的手上。上天有好生之德,人人懂得尊敬生命,善於規劃人生,使其錯誤減少,並且趨向至善之果,自然就沒有互相侵犯的必要性。

在現有的信仰中,有人提倡「素食」的理念,轉而講究「健康素食」的風行,這些是從本教「不殺生害命」戒律的理念而來。素食與教理尚有出入之處,若不懂修入齋心,那種素食就不屬修持,被道教稱作「祭祀之齋」。現代盛傳素食的行為,對人體健康而言,那就不一定真是健康的理念,並非素食能不生病,仍然有不少人吃出毛病。

行者,當知務必遵守「不殺生害命」的戒律。若以為完全素食是修道心,那還是有問題的修行。反之,以為不用素食是修道,那就是真正有問題的魔道之行。修道中生活上的講究,完全依止「清淨」作根本,所有凡俗雜說都是方便法,不要以為那是究竟。尤其是道教的修行,從養生修起,使身體健康資糧充足之後,方能修行所有的事業。

以身心健康修行,那是最為重要的基礎。看看現代談論修行的人,多少人是用那不健康的身心來修,他的負擔就大,根本修不了道。一輩子只有忙碌修護身體,哪有時間修道?病一來,只有治病的份,那就如同醫生的治病,就不叫做修道。但現代人看到一丁點的好處,就以為就是神仙的大神通。

五戒第一條不得「殺生害命」,那修道如何不有殺生害命呢?此說不能只限於食物上而已,說起殺害生命的範圍,只管雞鴨魚豬之類的生命,反而忽略人類的性命,那種荒謬不明的觀念,真是令人髮指遺憾!何況,吃著素食而不齋心者,還是會作出危害人類的行為。若從人類齋心修起,方能維護其他性命的安危。這些雞鴨魚豬的性命不能自足,牠們已經是人類生活中的主食,雖然有信仰的約束,但還有自然淘汰及不能完全杜絕的循環殺害。果真全世界人皆能持以素食,而不能齋心,那種素食之法,也只不過是扼殺偏差的觀念,違背自然循環的規矩,最後人類的安危何在呢?總而論之,齋心方是杜絕殺生害命的根本。

 

第二條不得嗜酒。就是使喝酒變成習慣。酒氣過量能亂性,因此不得嗜酒擾亂性情。其實,對修道家來說,凡是能使人變成習慣的行為,皆如同嗜酒!這是指離正道而行的所有行為,凡是染上習慣,干涉進道修業的都應該改掉!

在道教養生學中,酒能亂性而害人,但亦是藥物能救人。

 

第三條不得口是心非。就是嘴巴所講的與心想不同,心口不一,俾使心神不能專一。講話的功能,來自於心意的踹摩,若是心口不一之人,必定是有二心者,二心者不能專一守元。

 

第四條不得偷盜。偷竊心是不老實的心,不老實的人,哪裡能守住本元而不致亂呢?蓋不屬於自己的權利,所取得的物品,就是偷竊的行為。有人外在行為看似端正,內心卻無法安撫得當,這樣的心思視同偷盜心。

 

第五條不得淫色。這就更重要了!基本上有家室者,入道後就要懂得節制情慾的發洩,逐漸能轉化為善行的力量。若是情慾較重者,尤須修持道門的《龍虎經》,降龍伏虎專制性情的調伏。若不能調伏者,必定不能入道。

 

十善

一念孝順父母。

二念忠事君師。

三念慈心萬物。

四念忍性容非。

五念諫爭解惡。

六念損己救窮。

七念放生養物種諸果林。

八念道邊舍井種樹立橋。

九念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未悟。

十念讀三寶經律,恒奉香花供養之具。

凡人常行此五誡十善,恒有天人善神衛之,永滅災殃,長臻福祐,唯在堅志。

李註:十種善念,十種涵蓋十方,指上下及八方,加起來就是十方。所念是從思想上的觀念作轉變。若是不知所念,必定不知所行。因此從思想上學起,才能使身徹底實行。真正入道者,除有此十善行之外,必須遵守洞玄靈寶天尊說十戒經:1.不殺當念眾生。2.不得妄作邪念。3.不得取非義財。4.不欺善惡反論。5.不醉常思淨行。6.宗親和睦無有非親。7.見人善事心助歡喜。8.見人有憂助威作福。9.彼來加我志在不報。10.一切未得我不有望。僅就解釋道教所論述的十種善念:

 

一念:孝順父母。父母是長輩在上,故所念向上修持。遵崇孝道是道教的基本理念,信奉道教必定要孝順父母。父母是此身體的根本來源,若無父母則無此身進修道業。所以學道先懂得感念恩惠。人若不懂感恩的心,就是忘本,如同樹木斷根,拋棄本元的人,未來哪有好的結果?現代不是不談孝道,但懂得孝道重要的人,往往是有了年紀之後的人。當傳宗接代,同樣背負為人父母責任之後,慢慢較能體會為人父母的辛苦,此時回首省思過去面對父母錯誤的態度,縱使想要報答父母恩時,這個時候發現父母已經年老體衰了。為人當思,知恩圖報是做人的本分事,修道家重複行善的第一念頭孝順父母,就是「念恩」。人生有恩情的存在,才能產生所有的善行。同時能造就更多的無私,這是對善人的鼓勵,同時幫助更多無能為力的人。若是受人恩惠,不知感恩,那就形同低級動物的禽獸。鼓勵人行善,那一份榮譽心很重要。這世上有幾人,不喜歡排場及掌聲的舞台,但鼓勵歸鼓勵,千萬不可妄作錯誤的示範,不鼓勵人去作善人善事,卻鼓勵人專作一些損人不利己的事。類似善惡行為的教化,不如勸此行善的第一念,懂得念恩就是修道人。

 

二念:忠事君師。所念向上尊敬的修持。忠為忠誠。事為侍奉或任職。君在國為王,在人為心為主。師為親近學習的榜樣。忠誠心是學道專注的心思,忠貞是在鍛鍊志節。學道不能無立志向,不忠誠之人,不得安身立命,焉能入道修行。

 

我們可以看到民間信奉的神,哪一位不是熱心公益或忠義出身。若人能講究忠義的情懷,不能證道成仙,至少也可以候補當神。但忠心是不能愚忠!修道所講的忠心,在對得起自己的良心,良知即是忠心。辦事態度必須岀自良知去待人,就是忠誠心。

 

現代許多人的忠誠心似乎是有問題的?舉其任職工作者所談的忠心法則?那也只是對著薪水的忠心,並不懂得應該對得起自己的良知。諸如有圖謀名利的作為,雖然表現出是忠心,但實質上內心確有二意的做法,那就不是算是忠心該有的原則。忠事亦論為責任,就是有所擔當的處世態度。尤其是任職在道門中服務的人,特別需要有一份熱心忠誠的動力。就是因為我們不為自己圖謀利益,而是服務於大家的工作,稍微不盡責任的話,所損失的是整體人類的共同利益。

 

在服務宗教職務團體,領導著大家一起努力作奉獻。團體生活難免有人提出意見,使工作能在協調中順利進行,原屬盡心盡力的最佳表現,卻只有出意見及個人看法,而不參與行動的作風,類似不擔當責任的態度,同樣是一種不盡責任的人。

 

三念:慈心萬物。所念向於內外修持。慈心於萬物是形而上學的入門觀修法。修道能慈心者,必能順氣養身,所以慈心萬物能不逆心違物。若能秉持慈心看待所有事物,那一切務必是美好且祥和的回應,這當然是修心的必要想法。修道念其慈心力量大,若要求神通,不如求慈心來的穩當。尤其是化解所有讎怨時,若非秉持著慈心之力,無法化解開糾纏難解的仇團。慈心如同母愛,對兒女的付出永不變質而且周詳。修道用慈心去關懷萬物,您就能了解看清萬物的真相。反之,仇恨心雖然可怕,那是心有偏頗的觀念,只有處處貪人便宜,計謀人後者,才需要隨時戒護著他人的損害。所以慈心亦能化解貪心。

 

道教談論涉及萬物之說,乃是一項極為高明的人文思想理則,也是其他世界少有的創意。萬物理念同於現代流行的地球村,中華民族早已洞悉此理,所以不隨意破壞大自然的環境,留給子孫更多的資源。中華民族愛惜萬物的觀念,同時是全世界最環保的想法。因為我們看萬物皆有神,用尊敬神的態度去看待它,這是其他民族信仰所辦不到的。過去,道教雖然幾經變革,而且被視為是可笑的迷信。殊不知其高尚的道德觀,超越在萬物之上,所以不為庸俗所知。現在新時代的來臨,談論起各種新起的觀念,卻仍然不能超越道統用心的徹底。僅此呼籲道教人士,未來道教需要更多人才的投入,秉持道之慈心,使其道智光輝能曝獻岀它的力量,造福社會及人群。

 

四念:忍性容非。所念向內修持。忍耐性情的折磨,容納他人的過失。原本修道就得駕馭情性之上,若是對內不能調伏和順,當然無法忍受外在他人的過失。修道所以忍性,並非刻意作心強忍之忍,必須能達無忍的境界。其所以無生忍,必須知其忍性,無有對性發生,令其無有忍處,故能無生忍。

 

世上屬人最靈,但性情是最複雜的。第四念忍性容非,忍自性不有胡作非為,容納他人時有的過失。想想!自己都難免有犯錯,何況是他人?人自私自衛的心,不修道永遠難以釋懷,做起事來只看到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及他人的存在。當眼前發生利益衝突時,自衛的個性一來,就按照主觀的想法生氣對付他人,這是一種自我設限的想法。使自我心量侷限於一處,只能看到自己的世界,不能有容納他人的地方。所以說:「容己有尺量,納人唯寸許。」

 

難道只有修道要忍性容非嗎?如果他人是惡意的犯罪,難道也要坐視不理嗎?當然不是。修道的過程上,凡夫身心交織的變化太多,完全是性情的主導作祟,使其難以駕馭如野馬般。所以忍性是對著對象而言,我們都喜歡模仿別人,看著別人收穫的成果,忽略自己的能力,以為自己同樣能完全的仿造。這個對應即能產生不能忍的性情作用。容非是指心量的擴充。容就是數量的計算,非是超越定則的行為。大道修行,在於修改惡念惡行,並非自私自利,總之,容非在使心量達寬,而有辨別是非的智力。

 

五念:諫爭解惡。所念向外修持。諫爭即是諫諍,指對上進勸,解除惡事的發生。有心人必唯恐天下不亂!進而看見非處,不加以勸止,反而還添油加醋!諫爭解惡重在於明白事理,在奉勸他人之前,得以自己學好正確的理念。道教目前傳教最大的困擾,就是神職人員的素質培訓。勸勉他人的理則,必須具有相當客觀且超越的立場。在經過修道的體驗,不只是知識概念而已,對天地萬物詳細的觀察認識之後,從因起至滅理事無不通曉,反觀自己的毫無遺失。具備如此超然的歷練,方為修道家該有的理則及行事風格。不然,孰是孰非!冒然論斷是非,那是害人損己的行為。

 

諫爭是勸人不起爭議。古今對人學習來說,爭論的方法是辨別是非的好作風,但如何能息事寧人呢?這應該是視其動機為主,若是動機對人有益處的事,那當然是需要辯論作出解釋。若動機只有私自的小利益,那就應該及時的勸止。看到現代還有自稱修道者,動不動就找人辯論,四處道人是非之處,這是挑釁紛爭的行為,已經違背修道該遵守的清淨原則。其所爭得之是與非,縱使勝算他人,那也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利益。修道家應通理事,並且具有事先洞悉是非之能力,盡量避免參與紛爭是非之場所,尤其是小人藏匿聚會的地方;這是最好且可靠的妙法。

 

六念:損己救窮。所念向外行為的修持。所謂損己?就是捐獻佈施的修持行為。貧窮則是缺乏,包括精神與物質,方法則不侷限財物的捐獻,還有最為殊勝的法佈施,施給欠缺精神資糧者。

 

這裡所說損己的定義,不是損害自己的性命。而是指高超的志節,超越凡俗的志氣修養。若是修道只顧著自己的利益,忘記還有他人的存在,那就失去真正超越的途徑。何況在救人的過程中,所學習到的啟示,可以說有深入人性階層的作用。救人如同救己!看到貧瘠的眾生,感覺可憐的那一念,自己就能獲得解救。這個道理看似容易,其時要能辦到確實是不簡單。

 

常言道:救急不救窮。是對財物限定所救濟的對象。物質上的支援,可以斟酌這樣用,但徹底救人貧窮的定義,不僅只是物質而已。修道佈施救窮的觀點,大道無私是站在同體大悲的心量上,使人了解貧窮不是一種悲劇,或是要命的人生結局。我們常聽聞道:修道人不能貪戀財物的說法。大部分人了解修道理念的其中部分,但不深入解析為何?所以常有人評論修道人(或出家人)不能有那享受世俗的作風!我們應該了解修道的本意及動機,若是享有的一切,皆源自於他人所捐獻的資源,不用再回饋社會利益群眾,取得自我享受的一切做法,可視為一種罪過。修道行為本是一種出世法,但也有入世兼出世修行的法門,某些世俗權巧的方便法門,所獲得的財物,經過整合之後能發揮更大善行的利益,所以不能一概論定入世作風是錯誤的。道理要懂,不能用自修的觀念去否定他人?這樣未免過於狹隘及短視。

 

談論救窮的做法,就令人產生貧富的比較心。窮人的心裡總是厭惡富有人家,富有人家就瞧不起窮人。貧富彼此疏遠而有比較的心態,似乎不是現代才存在的距離。兩者人生的身心路歷程,可以說有南轅北轍的差距,彼此很難想像有何想法?但有時這種懸殊的境遇,卻也不完全是一種壞事。譬如富有是使人充滿動力的來源,帶給窮人一種追求的慾望,這樣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其中差別只在富有能作什麼?從一無所有的貧窮至富有時,您會作些什麼事。修道家有成就的作風,就能給予我們明確的答案。修道成就是精神領域的富有,從豐富的精神上去作精神貧乏的救濟,這是不同於物質富有的做法。修道家的理念,不論是擁有於物質或精神的富有,心物一元均衡達證才是富有的準則。果真藉由修道的名譽斂財,那也只是曇花一現的幻景,最後被人識破而心生唾棄,不再鼎力的護持,這樣含辛茹苦的經營,雖有短暫的富貴,卻也多加無形的罪惡,始終還是鏡花水月遺憾終生,非是道途人生最為真實的臻境。

 

七念:放生養物種諸果林。放生是修持悲憫心,但不可縱容刻意的放生,至少不得違反自然的律則。試想!如果是有被多次逮捕的際遇,這樣的放生作法,那是一種折磨,而且違反慈悲心的理念。其所以養物及種諸果林,是指盡量培養植物及生產水果類,這個觀念關係大自然的律則,大地若無植物?那是相當可怕的事!因為植物與空氣循環有關,能夠改善生活空間的品質。水果的繁殖,那是能創造人民生計的來源,對人體健康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議。現代種植技術的發達,已能掌握根苗培養的技術,克服生產環境條件,可以說四季都能享有水果的美味。未來水果的技術發明,進而會有醫療上的效果,這是早在道統中已有的見解。

過去種植技術的發明,雖然能克服種種生長環境短暫的障礙,但同時也遺留某些嚴重的後遺症,譬如殺蟲劑、農藥、基因改造諸多衍生的殘害!這是一時性科學昌明所製造出來的禍端。若是支持新進化的一端資源,偏向於利益獲得的多寡?而不重視未來果報的問題,哪有不拋棄利益而講究至理善行呢?那學識豐富者或科學家不修道,哪裡懂得循環有惡的果報呢?修道為何訴求種植技術?主要在不破壞自然環境,不遺留惡果。過去的蟲害不好治,那是知識經驗不足,及受西方國家的藥物所危害!按照中華民族道統陰陽學的理念,陰陽並行,有陰必有陽,哪有不能對治之理啊!真是善行,必須捨離非道,從正治理一切,沒有不能對治之理。

所以說不違背良知的農人,種植供人食用的食物,那是真的功德無量!應該讚嘆他的善行,支持他遵守的原則。若以此中華道統文化的理念論之,炎黃子孫的發展前途,根本不用跟隨西方的腳步,製造更多殘留社會的成本負擔;若能掌握肥沃的土地資源,善加以檢討規劃,日後必然成為全世界的依賴資源。

西方強權侵襲中國的悲劇,至今尚有挾持強大武器作為後盾,中國是文化邦國,擅長陰陽之道以柔治剛,必要從種植食物的資源下手,治之以恒常為道。陽實陰虛,陰實陽虛。陰陽演之世事,武器發展如陽,人心精神如陰。從武器的發展,及過度開發資源的威脅,不論有何等的科技本事,製造出強大的武力,但顯示出無力抵抗天災地變。強權惡勢的養成,抗拒不了大自然天災的力量,如同強颱颶風的威力,在侵襲任何國土生命時,人們的性命就顯得卑微渺小。從近年來多次災變的發生,及美國紐奧良天災看出,人們科學發達至今,就連處理災變的能力還是束手無策!究竟科技發展是福是禍?這還有待專家們用心的探討,人們內心所追求的美夢世界,不能務實的生活問題,必要先行解決來自內心的矛盾,並非研發霸佔他國有利的武器,或是製造不成熟的產品。從這裡更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大道思想的重要性。

 

八念:道邊舍井種樹立橋。宜在修道周邊地方,開設井水、種植樹木或建設方便的橋樑。古代取水不易,因此鑿井取水,方便他人止渴。對現代來說,過度鑿井並非好事。種樹的觀念同於前念之外,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現在人讀不懂古書,這裡拼命的翻譯解說,使得有緣人容易理解,這個翻譯及註解的工作,如同種樹的任務,使得後學者懂得修道的重要性。建立橋墚,不只是鋪路造橋,而是方便度人入道,開設各種方便的法門。

 

九念:為人興利除害,教化未悟。修道如何為人興造利益及除去害處呢? 興利就是行德,深信世間唯有講究道德是利益生命的。若有道德的存在,有害於人的事物自然消失。教化未悟,更是修道資糧重要的任務?修道能利己而後利人。修道不是自私自利,光靠自己的修行,不能彰顯天地大道的德行。教導化解世人的迷惑,所教導的是德,所化的是性。致使社會生活空間道德風氣興旺,自然有利除去百害。

愚者體悟「拋棄世俗非聖道」。天道的運行,從來不捨萬物性命,所以有生生不息。大道聖賢的行為,就是從入世起修,永遠沒有拋棄過我們的無知。因此人類當知思唯!不得惡意或有意的自我埋怨!甚至放棄昇華行道的機緣,這是興道利人的作為,更有利於消除世間危害生命的因素。

 

十念:讀三寶經律,恒奉香花供養之具。道教三寶是經道師。人有三寶精、氣、神,天有三寶日、月、星。重陽祖師註說:「內三寶者精氣神也。外三寶者耳目口也。」有關三寶之經典及戒律,都必須虔誠的供養,盡量使其具足無缺。三寶是修道的基本資糧,若非具足無法入道。

 

修道齋戒十善念者,恒常有天人善神護衛之,永遠滅除災殃,長臻福氣的庇祐,但重點在於能夠堅持志向作修。

 

年六齋

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

李註:一年內有六次的齋期,分別在一、三、五、七、九、十一月份。為何呢?此數為奇數,奇數屬陽,守陽齋戒驅動陽氣,具有袪避陰邪的效應。

 

月十齋

日期

直神

(值神)

日期

直神

(值神)

初一日 北斗神下降 初八日 北斗司殺鬼下降
十四日 太一使者下降 十五日 天帝及三官俱下降
十八日 太一下降 二十三日 太一八神使者下降
二十四日 北辰下降 二十八日 下太一下降
二十九日 中太一下降 三十日 上太一下降

自下中上三太一下日,皆天地水、一切尊神俱下,周行天下,伺人善惡。

 

李註:年中有齋期,然而月中有齋日。月中齋日共有十日。就是三官職神的日期,民間信奉三官大帝:天、地、水官,監督著人的行為善惡。若是入道修行,最好是能遵守月中齋日為宜。

 

在齋戒日持戒修持,必定會有感應於身心,若得懺悔謝罪,在下降日後,必有氣走往下或腹瀉的生理反應。太一下降日分為:上、中、下,這是精氣神的變化過程,亦是所謂三界層次的分別法。

 

甲子日 太一檢閱神祇
庚申日 伏尸言人罪過
本命日 計人功行
八節日 有八神人善惡
三元日 天地水三官校人之罪福
三會日 正月七日(舉遷賞會)七月七日(慶生中會)十月五日(建生大會)
五臘日 正月一日(名天臘)五月五日(名地臘)七月七日(名道德臘)

十月初一日(名民歲臘)十二月臘日(名侯王臘)

三會日:三官考竅功過,宜受符籙、齋戒、呈章,以祈景福。

五臘日:常當祠獻先亡,名為孝子。得福無量,餘日皆是淫祀,通前三元日為八解日,皆可設淨供求福焉。

李註:若是道場活動,能遵守三會、五臘日期舉行消災祈福,須知三官考察功德感應力量,不可思議。尤其是五臘日,視為孝子日,切忌違逆父母,若有違犯者,不論修道與否,一概受功曹記過懲戒。

夫齋直之法,要在乎絕甘肥、葷辛、酒色、陰賊、嫉妒、妄想一切諸惡,唯宜燒香然燈誦經禮懺,願諸一切普免災惡,乃為齋矣。昔孔子謂老子曰:丘居貧,唯不飲酒、不茹葷,久矣。老子曰:是祭祀之齋也。汝一志,無以耳聽而以心聽;無以心聽而以氣聽,疏瀹汝心,澡雪汝精,神掊擊汝智,吾將語汝。

李註:論述守齋戒的法門,最終還是在於身心齊修,令欲斷絕甘肥、葷辛、酒色、陰賊、嫉妒、妄想等一切諸惡。齋戒所謂的惡?專指具有妨害身心的行為。尤其是甘肥、葷辛、酒色的節制;現代人科技便利偏向喜歡動腦筋,因而,致使身體懶散之外,可以說完全減少身心機制的活動力。這些惰性行為的習慣,若非靠勞動無法化解排泄,日久必然變成為體內的負擔,負擔就是各種疾病了!齋戒期間,應當燒香、燃燈、誦經禮懺作修。禮懺就是深露的懺悔!若是修道不知過失,還堅持主觀的想法,那就不是修持齋戒。

 

昔日,有孔子去問老子齋食戒法門。我們不必強調是孔子問老子,或是老子問孔子?儒道是不分家的,若強行分別聖賢之說,那是居心叵測,並非修道者該有的心思。

 

孔子自說:我所齋戒的方法,是以要求自身不多求欲,唯有謹持不飲酒、不茹葷,已經有相當久的時間。

 

老子回答說:這樣的齋戒法,如同祭祀鬼神的齋法!祭祀為祀天神、地祇、人鬼的通稱。從這裡看到「祭祀之齋」的觀念,提省大家要注意!原來老子的教化是不崇尚祭祀鬼神。

 

修道若只是物質的節制是不夠的,若你可以專一定志,不用耳朵聽而用心聽,或不用心聽而用氣聽,這樣修持齋戒的技巧,才能疏導身體的氣竅及心地,澡除身體的穢氣,獲得精力的能量,使精能化神而開啟你的智慧,以下就特別解說齋戒的要領。

 

論曰:按諸經齋法,略有三種:

李註:老子論述開示齋戒精氣神的要領:按照所有經典齋戒的法門,概略分有三種修持法。

一者設供齋,可以積德解愆。

李註:備設齋食供養大眾與之結緣,這樣的修法能積聚陰德,並且具有解除罪過的效益。這是從世俗入道的修行。供齋期選定在年月日齋期中作殊勝的供養,此類功德是「三官」皆知的大修持。

 

二者節食齋,可以和神保壽,斯謂祭祀齋,中士所行也。

  李註:節食齋,就是飲用少量的食物。在守持齋期中不得大量的飲食,節食雖然能和神保壽,但畢竟還是屬祭祀齋的修法,屬於中道修士的行為而已。這是提省大家要了解修道的旨趣,不是只懂得節食,而不修心。如果節食能夠證道,那貧窮及惡鬼道早就超生了。關鍵處就在修心入道,而非專指節食而已。

三者心齋,謂疏瀹其心,除嗜慾也。

李註:前面二者專講修行食物量的多寡?第三條就不同了。心齋是心性的齋戒,具有紓解身體及心性的功能,並且能袪除嗜好減少慾念的障礙。嗜慾是變成一種習慣。類似許多人情緒不安時,就是拼命的吃。這種行為亦是傷害身體,導致肥胖或疾病的原因。若能試著進階修持心齋,持心齋戒修行,逐漸將縱欲的習性給改善,這樣就能疏導身心暢通,不作慾望的奴隸。

澡雪精神去穢累也。掊擊其智,絕思慮也。

李註:澡同洗澡去除污穢的做法。澡雪解釋為洗滌。精神如何洗滌?當然就是袪除心地上慾念及罣礙。掊擊就是擊打,智慧是錘鍊出來的,經過深思熟慮的過程,在內心的檢討掙扎,如同煉鐵千錘百鍊的製造法。洗滌及掊擊的用意,主要在於斷絕思慮。此思慮是指煩惱的困惑,絕則不能看作是斷滅的修法。所有修道法門說「絕」,如同隔離成為絕緣體,不作互動呼應的動作稱為絕。

 

夫無思無慮則專道。

李註:說那無思無慮的境界,是其專注於道的修法。思慮皆屬心的行為,思則是心有所動作,慮則是心有所增減,專致於道者,必須拋棄增減心達到無思無慮的境界。但如何使其無思無慮呢?不能只用嘴巴或理論上的說明。修煉精神統一,開啟智慧光的普照之下,使其任何心地上的動作,無不了然於心,不作任何取捨或有增減干涉,自然能有無思無慮的境界。

 

無思無慮非痴呆。無即是空。空性本是自然,不容牽強附會作解。若強行註解為空其心思的行為,及空去過慮的心思。有思則有慮,思慮往往是一起來的動作。思索如同追尋,慮則如同計算。若能不作追尋則能不作計算,反過來說若能不計較,就能不搜尋。這是心思微妙的諸有變化作用。

 

這裡談論心齋修行,卻說箇無思無慮為專道。食物與思慮之間,究竟有何關聯?若人能齋心專道,那不論眼前擺設天下的山珍海味,就如同咀臘,只有一個味道存在。當心能無思無慮時,任何的食慾味覺,僅有一個味道。反之,還有貪著食物的慾念,那就不是無思無慮。看看!現代素食者同樣講究美色,提倡素食健康的觀念,這個想法不錯之處,端在於能使少殺生。至於修道而言,不能齋心的素食,還是不屬於修道正途的觀念。尤其是專論素食的菜色,或味道的撿擇者,根本不是修道,這箇是有思有慮,思戀過去經驗的味覺,貪慮食物的形色,也只是修嘴巴而已!所以修道的齋食,講究的是心齋,就是無思無慮的專道。

 

靜坐時如何判斷是為專道呢?坐下來,雖然雜念消失,但腿一痛無法控制,馬上就是心與身體打戰,從腿痛上來,使其全身感覺不舒服。這個時刻的身心狀態,就是有思有慮?身心分開作用,則身體不聽心的指揮,這樣就是不能專於道。

 

無嗜無慾則樂道。

李註:沒有成為慣性的嗜好,沒有成為慣性的慾望,這樣叫作樂道。樂道就是輕鬆快樂的修道。嗜好是貪著偏好於萬物的心思,也可以說是後天感染的習性,由於慾望的引導,致使而發生慣性的嗜好。道者主清淨,嗜好與慾望是干涉入道的障礙,能減除此所嗜及慾者的牽絆,自然無嗜無慾而能樂於進修道業。

 

人從小開始學習,到長大成熟之後,就一定會養成某些慣性。當然不一定慣性全屬不好的習慣,所以要修心靜慮,使心澄澈。在未澄澈之前,察覺凡是有干擾平靜的慣性,那就是不對的雜念。常人對慣性的了解極少,大致已經是被操控成為習慣,歲月環境累積,不知不覺中浸染習之為常。尤其是食物覺觸的嗜好?它就像雪球的作用一樣,越滾越大。小嗜貧嘴容易改掉,變成大習慣就能侵蝕性命。由於嗜好有益有害,如人貧嘴偏食,必定有害無益。若論及嗜好之好壞的定義,在於適中為宜,就是不令過多或缺乏。

 

據我教過許多人靜坐,他們一坐下來,就拼命地與妄想打交道,念經持咒時就稍能減少,一經放懈雜想妄念就跑進來。最後多數人,還是被妄想給打敗,乾脆就不座了。這個生起妄念的源頭就是慾望,而滋養慾望的源頭,就是生活上不易察覺的習慣。靜坐練習是有別於常態的肢體行為,通常不適應坐著觀心,顯然是被妄念所干擾。這個時候,若懂得找出慣性所在,從那箇地方著手,看著它,就容易使心平靜下來。其實,嗜慾是同一個東西,彼此依賴養成習慣,慣性具有操縱身心的力量。無慾則無嗜好,只有丟掉一邊還是不能改善,兩邊都能捨棄,就能沒有障礙,所以說是輕鬆無嗜無慾於樂道。

 

道本清靜。所以無嗜無慾則是樂道。樂是清靜。而非身心快樂的覺受。專道之後,身心無思無慮令其習以為常,那身心融合達到清靜,不再有身心離異各自指揮的反應,這就是樂道。

 

無穢無累則合道。

李註:穢則污穢。累則累贅。身心是修道的器具,探究哪裡有污穢及累贅呢?其心所貪着之處,就是污穢累贅之地。生活上的習性,造成許多無謂的累贅,甚至有遭遇拖累的困擾。若離污穢及累贅,就是合乎入道的條件。

 

穢氣物是指心地上的污染。道體本來清靜,皆源於污染而生諸有變化。指導心齋修行,從生活食物上作清潔,所有修行的法門,無不從食物消化系統開始入門,譬如靜坐初期生理運作,口中甘甜的津液反應,就是最好的證明。食物從消化系統加工製造,進而攝取及達全身新陳代謝組織的協調功能。

 

欲為修道非從消化操作不可,所以控制消化正常運作的反應,乃是入道修煉的起步。身體新陳代謝的功能,促使體內吸取及污穢的排泄,如此而作為滋養生命的延續。若是排泄功能失調,則使體內殘留穢物,囤積日久腐蝕臟腑則生重病。老子提倡無穢無累則合道,就是身體的環保觀念。合道是一種結合的運作,符合天地及人體的運行。身心一體兩面,身體感受同樣能使心理不舒服,心情不安也能促使身體不健康。合道所指是身心的一致性,身體暢通後,方能煉化心性,這樣才算合道的成果。

 

既心無二想,故曰一志焉,蓋上士所行也。

李註:將前面身體的障礙問題解決之後,經過專道、樂道、合道,就能心無二想,心上不存有第二種念頭出現,所以能定一志向。合乎這樣的過程,才是上士道修行的修法。

詳夫齋者,齊也。

李註:詳細解說齋戒法門,就是齊也。原則上必須符合前說合道的進修次第。齊就是一致性或共同齊全,使身心能達到一致性稱作齊。從年月日齋戒中,令身心的行為一致得戒,這樣就是齊的功能。

要以齊整三業,乃為齋矣。

李註:最重要還得三業齊整,三業是身、語、意。使身語意三者一致得戒,這樣方是齋戒。

若空守節食,既心識未齊。

李註:如果齋戒法,只是空守於外在節食或斷食,而內心識不能空掉,致使身心兩者一致齊全。那種唯偏向節食的修法,就是身心識未達一致的方法。破迷歌:「行氣不是道,津液非神水,存想不是道,畫餅豈為餌,採陰不是道,精竭命隨逝,斷鹽不是道,飲食無滋味,辟穀不是道,饑餒傷脾胃,休妻不是道,陰陽失宗位。」

 

又唯在一志,則口無貪味,謂茲二法,表裏相資。故大戒經云:夷心靜嘿,專想不二,過中不味,內外清虛是也。

李註:修道齋戒法,唯有使其身心一志,這樣就能食無口味,逐漸減少口慾的貪求。齋食及修心兩種方法,彼此之間聯繫緊密互為表裏,不要以為貧嘴貪食不影響心識的作用,或不修心不能減免食慾。所以大戒經說,安心靜默,專想不有二意,吃過的東西不留戀口味,能使內外進入清虛的境界。

 

李註:夷心的夷,可以解釋為除掉的意思。嘿字屬於動詞,和「默」字同義理,表不出聲的樣子。

孔子雖薄閑節食,未解調心,故示茲齋法,令其受道。

李註:孔子雖然能淡泊節食的行為,卻未配合調解入心識的修持,特別開示身心齋戒的方法,使其受益此道。太白真人破迷歌:行氣不是道,津液非神水,存想不是道,畫餅豈為餌,採陰不是道,精竭命隨逝,斷塩不是道,飲食無滋味,辟穀不是道,饑餒傷脾胃,休妻不是道,陰陽失宗位。如何却是道,太一含真氣,氣交而不交,升降效天地,二物相配合,起自於元始。 

 

而末學之徒,孰能虛心一志哉。

李註:孔子有如此的齋戒修為,都還無法入內心修持,令其身心一志,何況後學之徒,哪能懂得「虛心一志」的道理呢?尤其是現代供齋的活動頻繁,群眾喜愛前往道場打齋,看到他們拼命的吃相,還七挑八選創意菜色及口味,這才是真的不懂齋戒修心的道理。

 

夫鄙乎祭祀之教,自謂行心齋理,蓋貢高怠慢之夫矣。雖口譚玄寂,無解其目是自矜焉。易云:聖人以此齋戒。

李註:為何說是祭祀齋食?常見祭拜鬼神時,準備物品供養,自稱是符合齋戒及出自誠心誠意的供齋。若不符合修心的道理,其實全屬於貢高怠慢的行為。此輩之徒,大談闊論玄理寂靜之法,卻不能了解供齋的目的,還妄自尊大以為是!

 

人生各有歲月日時,隨其所屬星宿,以定貧富貴賤,性命長短焉。

李註:人生各自有其業力相隨,活在相同的歲月中,還是有不同的際遇感受。在道統的理念中,認為人的生命是隨掌於星宿的移動,按照星宿的宮位來定其社會地位,所謂貧富貴賤或性命之壽夭長短,無不掌握於星宿的變化之中。

 

然六家之物,有合則有散,有生則有死,有成則有敗,有盛則有衰,此天下之恒數,自然之對也。

李註:何謂六家之物?六家是指人的六根識。生命聚集諸生的因緣,萬物皆不離於此數的約束。此舉天下萬物恆常有其氣數,六數屬陰,降濁成物。有合必有散?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如人結合的因緣,並非永遠的不分散。有生則有死?生物必滅,生死相迭。人及萬物有生必有死。有成則有敗?成敗仍然有其定數,成無永久之成,敗亦無永久之敗。因此有盛必有衰,如人從少年經歷中壯年至老衰,此蓋是天下萬物自然之對應也。若對修道者來說,又如何跳脫這些對應呢?

 

這裡先看禪宗修持慧解脫的論述。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論學習所得的道,學什麼道?論領悟,所領悟的什麼法?若論有學習有領悟,恰恰是學錯、亦領悟錯。那難道是應該論述無學、無有領悟嗎?回答說:不對!不對!有所領悟都算是錯的,何況領悟無?進學說:有無不居,學習的人究竟從何去作領悟呢?老師回答說:當人開眼闔眼,凡所見色,皆是見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汝但隨時言說,即事即理,都無所礙,即菩提道果也。(摘自於定慧初修.袁煥仙南懷謹合著一書)

 

老師所回答的話,正與六家對應所論述相同,天下萬物的有無,都是從六根對應中發生。其論述之合散、生死、成敗、盛衰,皆以對應作為解釋。這些道理看似簡單,其實是常俗最不容易辨別的。這裡提醒學習的人,藉由觀察萬物的所有變化過程,使人找回那永恆不變的真理。若是學道還有偏頗於有無的取捨,那是了不可得的幻境,萬物既是如此,何況所修來的一切感受,仍然不離生滅的範疇。

 

五色者,陷目之錐也。

李註:舉其五色之有,在於眼目之對應而生。若眼貪求對色,令眼目混亂不清,其色所執如同錐器鑿目。現代人喜歡看,或觀賞奇異不同的變化形色,不知只要令眼耽迷於色,必定從眼耗損心神,擾亂內心的清淨。社會進步,發明創意的形形色色,誘惑使人眼花撩亂,眼亂則不能專心,心不專則令失其神。

 

五音者,塞耳之鎚。

李註:五聲有宮、商、角、徵、羽。八音有,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種樂器之音。(見周禮春官大師。)五音之舉,對應於耳根之有障礙。耳通於腎,過度偏愛聽聞的於耳者,日久消耗腎氣,致使有失耳聰而聾。人體耳目最利,不是看就是聽,但不知節制者,透過耳目的誘導,致使混淆心神,錯亂精神不能如一,故說塞耳之鎚。

 

五味者,截舌之斧也。

李註:五味有酸、辛、甘、苦、鹹。貪著於食物味覺的享受,就如同帶著截斷舌頭的斧頭。俗云:民以食為天。舌通心,心主血。食物過量能污染血液的暢通,貧嘴帶來口慾的享受,卻漸緩帶給身體血液的污穢負擔。經曰:「五味入胃,各歸其所喜攻,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增註:氣增不已,則臟有偏勝,偏勝則臟有偏絕,故令人暴夭。」現代發明簡便的速食食物,其實多數是造成身體負擔的物品。尤其是強調口感的味道,為能迅速有味,引人貪戀,不惜添加化學物質。這些產品發明的進步,超越良心道德的腳步,使人吃盡更多的垃圾!

截舌之斧,如人用斧截斷心血。這是入道修行者,務必謹慎之大要。

 

財貨者,亂人之物也。

李註:財貨是金錢及貨物品,就是現代所說的經濟發展事業。財貨的迷惑,是古今修道最大的障礙。對真正入道修行的人來說,必須由心袪除貪取財貨的誘惑。那世間能擾心亂人的財物,若是不能捨棄隨緣而進修,一輩子光是忙求這個,哪有時間及機緣入道。愚僕過去就曾經打過這樣的妄想!只要有錢,修道就容易的多,有了財富哪有求不得的道?殊不知先求財富的心,已經根深蒂固,用金錢去比較浩瀚的大道,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恐怕耗損萬貫家財,仍然入不了道的邊緣。昔日,諸如此類,有太多耗盡家財求道的故事。譬如伍真人的求道記,耗盡家財,使得父母妻子的厭惡,後來方得以受真人的傳授得道。

 

故禍莫大於死,福莫大於生。

李註:所以說生命的災難禍端,沒有大過於死亡的。福氣也沒有大過於性命的生存。這是提醒大家愛惜所得的生命,從此生命中修行獲得真正的道。既然你我之有生命,就無法跳脫死亡的那一個過程,為何修道能超越生死呢?這是修道者入道潛修最重要的目的。

 

是以有名之名,喪我之橐。

李註:橐籥得字眼,常在道書中見到,順道作解釋。橐若以名詞作解釋,就是沒有底的袋。橐籥事冶鑄用的風箱。

若人以求名為目的前來修道,那是令自我墮落無底的深淵。

 

無名之名,養我之宅。

李註:若人不以求名來修道,那是真正養護自我的身體。宅是指著身體而言。

 

有貨之貨,喪我之賊。

李註:若人心存圖利前來修道,以為修道有如貨物的買賣,那就如同前來盜伐的盜賊。賊性不改,六根不能清淨。古有譬喻六根不淨稱作六賊之侵。

無貨之貨,養我之福。

李註:若人不以貪求有得的心修道,那就是真正蔭護自我的福氣。

 

罪莫大於淫,禍莫大於貪,咎莫大於潛。

李註:所有的罪惡,沒有比淫慾更大的。所有的禍端,沒有比貪心更嚴重的。所有的過失,沒有比潛藏內心所想的大。

 

此三者禍之車也。小則亡身,大則亡家。

李註:淫、貪、潛三者,如同車輪一樣的轉動不息。若修道不知有此禍之車,小禍得以敗壞身體生命,大禍得以退敗家業。

 

營生養性,載神扶命,則離苦昇樂,福慶流延矣。

李註:修道主要在於營求長生,養護性命。修持六根清淨,使得神氣圓融扶持生命,漸能離苦昇樂,使其福慶流傳延續之。

 

人之生也。皆由於神,神鎮則生,神斷則死,故勤心積感,則能舉形上昇玄宮矣。

李註:人之所以有此生命?皆由於神的作用,但不是民間所說的俗神信仰,而是自身所有的神氣。神鎮於身體上則能延續生命,而能感受所有生命的意義。神斷離身則生命結束。所以修道在於勤心積德,感念天地神明的恩惠,如此作修即能舉形上昇玄宮。舉形就是舉動身體力行,上昇玄應的宮位。

夫人唯知豐餚,以甘其口,爵祿以榮,其身而不顧。甘口之食,是傷命之斧。爵祿奢麗,刑對天下之怨矣。

李註:老子復次敘述前面的話。若人只有知道享受豐盛的食物,為了滿足自己的口慾;或追求名譽祿位為光榮,根本是棄身修道而不顧。修道者應視其甘口的食物,如同傷命的斧頭。爵祿奢侈美麗的奢求,乃是形成天下諸多怨讎的主因。

 

元君曰:道者,靈通之至。

李註:元君是指三清教主的元始天尊。談論這箇「元」極為重要!元是本、根、體、道的意思。修道不能體認道本,就容易走入邪魔外道。道者,靈通之至。為何說靈通呢?靈就是覺性。身心及萬物的對應,產生覺知就是靈。靈而能通,通就是有了來往的意思。解釋下來,道是什麼東西?答案是靈通之至。身心對萬物有所反應,因為有了覺知及來往的解譯,懂了!原來您所說的話,我聽懂了。聽到且至解能了然於心,就是靈通到達六根聰慧。

 

這樣解釋道者及靈通之至,相信是很難理解的?並且疑惑於凡是人都有這樣的能力。難道修道的靈通只有這樣嗎?但確實心靈的世界是廣大的,所通往的世界毫無界限。若以修心而言,原本就是無形無邊無界。道者涵蓋宇宙之大,靈通等同是為無礙,所以說靈通之至。

 

真術者,變化之玄技也。

李註:修道真實的技術,在於變化中之玄奇技巧。這裡所說的真技術,就是齋心的技巧。但別忘記修心包括身體力行。就先從齋食談起,食物技術是道家入修的基礎概念,教導人如何進食養生。這方面的理念,尚有專門探索經典及涉及養生醫學諸論考據。為何說?真正齋心的技術,在於變化中的奧妙呢?就是現代所稱的理化學說。食物的動作,包含著物理及化學的技術層面。

 

齋心之技術?則在於調適心的反應技巧。如同現代心理學說的系統理論。變化之玄?如同廚師煮菜配料,放多少的菜量,需要多久的火候,或用多少的調味料?同樣是煮菜的技術,不能精通調味料參放的廚師,那所煮出來的菜,就有適不適口的差異。

 

形之無形,因術以濟人。

李註:萬物皆有形狀,形狀中尚有組合的因素及過程,醞釀存在其中的諸多因素,就是無形。譬如人有不同的形狀之外,內在還有主導無形的精神意識。這如同現代將人分有生理及心理,生理是有形的肉體,心理是無形的精神。

若修道者,洞視身心理的道理,掌握它有無變化之玄的技術,就能用於救濟人類。

 

人之有靈,因修而會,道人能學之,則變化自然矣。

李註:人類所以有靈性,因為修正學習而能領會。修道人能夠深入參學之,就能懂得變化之玄妙,歸於自然之道。道人該學什麼?就是掌握身心理的變化契機,使其歸於自然之道。這箇自然非所見山川景色的大自然,而是掌控宇宙運行的道。修道人不能指鹿為馬,誤認為身心變化是道,那就錯解自然無為之正道了。

 

夫道之要者,在乎深,簡而易攻也。

李註:此句一定要背誦起來,太重要了!道學之鎻要,在於深入簡單而易於理解。用現代的話作翻譯,道在平常生活上。深簡就是淳樸。道在平常自然,深入是實踐的意思。這話看起來容易,是人回歸道本而言。並不是所有人能理解的大道鎻要。通常體悟高深的道理,都是從平常用功所深入而得的。

 

術之祕者,為符藥炁也。符者,三光之靈文,天之真信也。藥者,五行之華英,地之精液也。炁者,陰陽之和炁,萬物之靈爽也。爾雖得一事,未畢要資符藥道乃訖。(藥能煉形,符能致神。)

李註:此段這裡我們就不講解了。請閱讀愚者《洞神八帝元變經》註解。

 

夫人愛其身,天地莫能害也。

李註:談論人愛惜身體,這是道家入道的基礎。但得注意不是偏愛於身體的感覺,或有玩弄生理幻化的作用。人身是修道的渡筏,必須要善加愛惜及了解。老子說愛其身,則天地莫能害?這是指身體受天地變化的侵襲,導致有疾病或災變的傷害。

我們要特別注意潔身自愛是修道的概念,愈能逃避天地的傷害,不只是愛身而已!包括不能隨便破壞盜伐大自然。現代有許多道場設立於深山,不止是有違法的開發,還不懂得選擇安全的地方。有關風水學的知識,就是老祖宗對大自然所體驗的智慧。

 

守其志,天下莫能敗也。

李註:奉守志節,天下莫能敗?志節是修道堅定的心。從個人至於天下萬物,彼此之間成敗的差別處,成就道業就在這箇「志節」上面。所以說堅守個人的志節,如同超越天下廣大的一切,這樣當然能不淪落於相同的失敗。

 

安其貧,天下莫能富也。

李註:安守貧道,聽起來就令人擔心!難道修道就一定是貧道嗎?錯!老子就教導我們如何致富於天下的道理。若論貧富的大小,安貧守道,天下莫能超越此富有。所謂安貧守道,道則包括容納天下的廣大,其所以能安貧守道,就是令心無有所求,得以滿足。安心守道的人,一切無有缺乏,所以能安心。但世俗稱論的富有,只限於財富及物質上的滿足,那是比不上安貧守道所擁有的富足。

 

樂其賤,天下莫能貴也。

李註:樂是接受。賤是輕視,指社會地位較低的人。修道接受自己在社會不高的地位,這樣天下就沒有比其更為高貴的地位了。因為能樂意接受自己的地位,不奢求於更高的位階,所以心上沒有高低的分別,如此外在不論多高貴的位階,那是不能夠與之相比較的。

 

未有敬焉,而無不敬。

李註:敬者,有恭肅、恭敬、敬意、謹慎。未有不是沒有,這是指修道人遵守的敬心,應該是不有選擇性的恭敬心,如此就能無所不有恭敬心。通常會使人肅然起敬的人事物,那是有特定的用意。對修道人來說,平常即能秉持恭敬心,當面對一切則自然不離恭敬心。

若欲修道參學道理,舉此「未有」用辭,必須徹底的理解,這樣往後參學時,才不至於錯解經典的意思。

 

未有讓焉,而無不讓。

李註:讓者,謙讓。應受而推。例如禮記「退讓以明禮。」讓就是謙卑心的修持。讓之德在於相互競爭時而有。不與相爭則是讓的德行。但不是隨便就給讓,對方所站的道理,必須是合法合情合理。在有所衝突的競爭下,修道人基本上是能讓出自己的利益,這樣能平息對方延續製造危害他人的行為。因此而有謙讓!謙讓不是弱者的表現,因此當知?當有被讓之實,記得自我的反省。不能以為別人是懦弱的讓度。現代社會養成強權壓弱,以為自己最偉大!這是霸道無知的惡行,容易成為群眾的公敵。

總而論之,修道本該具足謙讓心,如此就不會有不讓的行為發生。

 

未有矜焉,而無不矜。

李註:矜是憐憫心。若以憐憫心修道,自然無不愛惜於性命。然,行道應該矜節行於何處呢?如前老子所說:「夫道之要者,在乎深,簡而易攻也。」

 

未有惠焉,而無不惠也。

李註:惠者,形容他人給予的利益。有恩惠、賞賜。同時形容惠是和順的意思。修道若能秉持利益他人的想法,那就能無不利益於自我。但講到恩惠於他人的行為,必須注意不與道律相違背。真實有利於群眾的做法,要能不離道本作中心。這樣所給予的利益,能培育出更多有道的人才,擴及間接地普化所有眾生。至於,哪些金錢物質的救濟,只是一時性的作用,利益的層面遠不及於根本的做法,不能救得根本的良知道德。

 

守直以曲,守白以辱。

李註:直心就是不彎曲的作為。守直能治曲,這是守道心的秘訣。修道不必想出怪力亂神,或刻意製造某些迷惑人眼目的詭異事蹟。日久能直,直同於達,自然能使人了解修道之旨趣。

守白之法來自於《雲笈七籤卷十186》老君曰:「知白守黑為天下式,見白者,為見空。守黑者,發心下視,念天下以有之,故便冥,是謂守黑為天下式,謂神還形中長,在天下為人道師,是謂大虛無之自然也。」老子又說:「大白若辱。」辱有滲入的意思。整句解釋就是守空境而能入道。

 

守辯以納,守巧以拙。

李註:守辯不是去遵守辯論的方法,而是遵守辨別的能力。善以分辨善惡者,即能廣納所有知識的因成。不善辯者,就如井底之蛙,難以忍受他人的批論。

守巧,非以道作巧言令色!修道之所以有巧,巧就是變通巧妙的道理,即能袪除治理笨拙的結果。凡夫看修道人,靜坐在那裡,以為是不動的靜,殊不知,真的靜是空性而是動,宇宙地球能動的速度快,端在於空性主軸,不能靜則無法動。現代民間宗教自稱修道者,善於變通傳教的方法,此類的變通不如道、亦不如法,笨拙的可憐至極。若是這樣即非修道的守巧,巧妙在乎心巧,就是修智慧而不笨拙。

 

以無伐為盈,以無知為貴。

李註:無伐同於無爭,伐有討伐的意味,不作內心慾望交戰的行為。無伐亦能解釋為無慾,不作報仇的行為,就是因為無有慾望,如同盈滿而足矣。以無伐為盈的道理,最適合於鍊氣的人運用。盈就是飽滿。若是鍊氣飽滿,使之身心充盈。氣足為盈,缺者不在於搬弄生理或幻化的心理上,學者當知,這樣的修法是不能滿而有盈。

無知不是白痴或幼稚的無知。修道家應該解釋為「知無為貴」。這是進修道業的功夫境界,證得一切皆是空性,方知為貴。

 

以愛寵為驚,非無患之地,則不蹈,故百禍不能羅也。

李註:愛寵為驚同於受寵若驚。小人行為喜愛無故獻殷勤,在於心上另有圖謀。所以遇到這樣的行為,不論大小事物都應該有所警惕!

非無患之地,則不蹈。解釋不是沒有危險的地方,就不用循規蹈矩。以上學者如此小心翼翼的修行,則百禍不能惹上身。

 

非夷易之塗,則不由,故險阻不能危也。

李註:既然有緣修道,就得立志向上,殷勤而不懈怠!尤其是改善所有過失的決心,絕對不可輕易的動搖。所以說修道離禍,非得袪除易過的體驗過程,則不能脫離所有危險的阻礙。

現代人入道不久,稍微作一點善事,就以為功德有很大。就不懂得修善主在趨過,越多的善行,能減少己身違犯的過錯。這樣的修行只能降低危險及阻礙,還不算是入道後的修鍊,所以說行善是修道的資糧。

 

不以祿位穢其志,故刑罰不能加也。

李註:世途有榮華俸祿之位,修道的心,不能被祿位給污染在道上的志節。古今修士,不乏擁有祿位者,如何在祿位上修道,就是在其位而不貪戀其位孳生的私利。秉持堅守其有如道之志節,所有的刑罰必不能加身。

這個譬喻在說明當官或身任職務的人,接受百姓的委任,若有違犯守道的志節,最後必遭遇刑罰的懲處。

 

不以毀譽為喜怒,故謗讟不能隨,是以完其純粹之真也。

李註:毀損名譽,不影響您情緒有其喜怒的反應,因此毀謗或痛怨的心情不能隨身。為人處世的行為,受其身邊周遭人的讚毀,若是修道的心,就能不隨之而生有起舞。在未入道之前,某些毀譽的話,並不是那麼容易辨別真偽,大部分人以為讚許是真話,毀謗是惡言。所謂忠言逆耳,就是從毀譽而來的。喜怒的情緒反應,矇蔽人的理性,致使真假不分。若能站在中庸之道,不隨喜怒心生抉擇,即能令心逐漸達成圓真。

李註:讟唸ㄉㄨˊ 痛怨。

 

人能虛無、清淨、慈惠、忠信、孝敬、和順、謙勤、儉柔、淳素則與道同也。故以道,理之於身則心達志通,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筋骨便利,耳目聰明,肌膚潤澤,面有光榮,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從,鬢髮潤光。

李註:此舉儒學虛無、清淨、慈惠、忠信、孝敬、和順、謙勤、儉柔、淳素等身心行為,同於修道之理。千萬不能存有門戶之見,用個人門派道理作為曲解。

用道治理於修身,有哪些益處呢?老子答說,能心達志通,而且重神愛氣,輕物賤名,思慮不惑,血氣和平,筋骨便利,耳目聰明,肌膚潤澤,面有光榮,精神專固,身體輕強,虛實相從,鬢髮潤光。

 

理之於家,則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良弟順,九族和睦,耕桑時豐,倉廩積蔚,六畜蕃殖,事業修理,常有餘矣。

李註:用道治理於家業,有哪些益處呢?老子答說,父慈子孝,夫信婦貞,兄良弟順,九族和睦,耕桑時豐,倉廩積蔚,六畜蕃殖,事業修理,時常使其有餘矣。

 

故,君臣有道即忠惠。父子有道則慈惠。士庶有道則相愛。故有道則和,無道則乖。由此觀之,道之於人,不可須臾而去矣。

李註:前面老子解釋用道治理修身及家業之後,還陸續提出君臣、父子、士庶的互動修持法觀。君臣之間關係的互動,在於忠惠。忠是以下對上的忠誠心。惠是以上對下的恩賜。父子之間關係的互動,在於慈惠。父子有上下及傳承之親,親情被修道家視為最大的障礙,那是礙於私心的作祟。倘若能認識跳脫自私自利的作為,持以慈敬父親的理念,彼此互動的動機,必然產生互應的結局。士庶是讀書人及平常人的互動,在於相愛。近代或家庭中,就常看到稍有知識的人,就懂得欺侮詐騙沒知識者。現代詐騙集團的做法,就時常利用專業知識,做些詐取他人取得不義之財。

老子舉從個人至家庭及國家,甚至深入於生活上人事物作講解,主要在訴求「有道則和,無道則乖。」如同於有倫理就能和平相處,視無倫理則必違逆不合。那您說修道的「道」,既然如此重要,能不能稍微離開人有一點距離呢?當然是不行的。

修道真有那麼難嗎?難處!則在於不自愛及捨於人。若以為強權惡勢能掩蔽大道,那才是真正的無知笨拙。譬如撥無因果或不能行善的強權者,在於得財勢之後,有能力遷居國外避災享受,但惡習不知悔改,同樣受到當地人們的排斥,甚至脫累子孫受到危害!這是中華文化高深的哲學思想,所以勸解促使人去修道,才能維持這個世間講究有倫理,有次序,有規律,有和平。

文子問:

李註:文子是誰無法考據?愚者蠢於考據,有待有知之士指教。

老子曰:何謂道、德、仁、義、禮邪?

老子曰:無形無為,內以修身,外以理人。功成事立,與天為鄰,道也。

李註:老子解釋何謂道?無形無為,這是道家理念,常見的語詞,看起來很容易懂,無就是沒有。所以無形就是沒有形,但問題是無形包括的範圍太大了,初學者必有難以掌握無的意境,所以這裡不得不贅加費解脣舌?無的義理,同於淨,或空,或廣大。就是淨形淨為或空形空為或廣大的形狀或廣大的作為。以此身而言之,肉體是有形,內心是無形。以此所為而論之,則靜是無為,動則是有為。從自身修起擴大至於其他人事物的道學,總而論之,淨化其身自他之有為,就是無形無為。

 

搞通無形無為的道理之後,小而無內,大而無外。就能知道如何內以修身,外以理人。修道人不是呆頭鵝,而是大智若愚,不容忽視的智慧。後頭又來一句「功成事立,與天為鄰」?既然是行持無形無為,哪來的功成事立呢?當知辨別事功?謂其功所成,在於大道無所為而為,這種行為如同天體運行,日夜相繼,永不停息的精神。唯有無形無為的大道精神,能與天道所行相互比較同住作為鄰居。

 

畜之養之,遂之長之,兼利無擇,與天地合,德也。

李註:道成之後,畜之是看管他的成長過程;養之是養成他善良的習慣。逐之是鞭策督導他的善行;長之是成熟而有演進的能力。諸如歷經畜、養、逐、長的一切成熟,自然兼得衍生利益,已經不用再經過篩選辨認,自然能與天地合道,就是修道最高的德行。

修德的方法,在任職道教工作人員來說更為重要!談論傳教?就是在作畜養逐長的工作。這些任務理念作得好,就能符合與天地大道的想法,自然能自利且利人。

 

為上不矜其功,為下不羞其病,於大不矜,於小不偷,兼愛無私,久而不衰,仁也。

李註:以上下對待的立場,如何修仁道呢?在上面的位置時,不妄自尊大或佔有下面的功勞。在下位的人,不作賄勒的行為。處於更高的位階能不有驕矜的態度;處於更卑小的位置,也能沒有偷竊的心念。上下彼此兼有愛心,無私的相互對待,堅持日久仍能不作改變,這是所謂修行仁道。

 

為上輔弱,為下守節。達不肆意,窮不易操,一度順理,不私枉撓,義也。

李註:如何修行道義呢?在上面的位置能輔導及體恤弱小;在下面的位置能節制操性;在完成任務時,能夠不縱意妄為,成功時而不驕傲;縱使是卑微貧窮也不改變該守的操性。如此一致的順著這個道理作下去,不徇私枉顧規矩作出擾亂的行為,這就是修行道義。

 

為上恭嚴,為下畢敬。退讓守柔,為天下雌,立於不敢,設於不能,禮也。

李註:如何修禮道?在上位持以恭敬莊嚴的心;在下能必恭必敬。這裡上下對待的互動,是更上一層的行為規矩。在社會團體中相處,要求大家作到「退讓守柔」那是相當高度的修為!處於同一團體之間,不為名利地位的爭奪,已經是不容易的事,何況退讓於有才能的人作領導,彼此懂得互讓賢能,還要保持柔和的態度。若用這個標準給現代人作準則,相信我們社會團結及和諧一定是無懈可擊!

禮道即以此退讓守柔,為天下之模範。若用退讓賢能當位的制度,則所擁有權利者無不敢表現,建設服務無不能發揮,這就禮道的修行。

 

故修道即下歸服;修德即下從令;修仁即下不爭;修義即下平正;修禮即下尊敬。五者皆修即國家安寧。

李註:這裡歸納以上五種的講解,所以修道「即下歸服」?就是使人心歸服。修德「即下從令」?就是令其服從領導。修仁「即下不爭」?就是不有爭奪。修義「即下平正」?就是公平公正。修禮「即下尊敬」,就是在於尊敬賢能。這五者皆能修行,就能使國家安寧。

 

凡當代之士,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之罪也。

李註:中國人用字的微妙,任何時代都有「當代」,從現在看過去,或從現在看未來,古今不論經過多少的歲月?道統相當講究時空的理念。

老子提醒修道之士,聰明深察,聰明是指用腦筋的,理性的深入鑒察世間所有人事物微細的關節處。舉例有些人的行為,對著將近於死亡的人,還不斷地議論其人過失罪刑的地方。這不是老子詛咒人的行為,而是這種人的眼裡,容納不了他人的優點,看不到好事發生。所以發生在他身邊的事,大部分都是有罪的壞事居多,這樣下去,就是接近於死亡的情景。

好議於人罪過的想法?應該是過去有所爭辯,究竟人性本善或惡的開端?治理國家時考慮推行的管理方針,必須深入討論人性的根本。類似過去法院專管人間罪過的刑法,在他們眼裡權責上,所遇到的對象,就好像所有人都是有罪的。在他們的生活觀念中,從罪刑的思考立場,看待人生的一切,若是稍有不能調節,就如同活在死人堆裡。那種站在人生善惡極端的價值觀,必須持有明確的立場,不然日久難以分清是善還是惡!

 

博辯閎大,而危其身者,好發人之惡也。

李註:博才善於辯解的學問很大,若是仗著自己的能力強,就有可能危害自身的性命。就像律師的工作,專修為人作辯解的行業,若不謹慎服務於好人,自大妄為,黑白不分,就有可能帶給自身的危險!因為博學善辯,一眼就能看穿他人的缺點,就偏愛隨便給人說穿實情,這樣也是一種危害自身的行為。歷來亦不乏有人,自恃博學善辯,最終卻敗亡於博辯之下。

 

夫法天象地,恩及動植,忘而不持,乃合大道焉,故曰深行之為道德,淺行之為仁義,薄行之為禮樂也。由是觀之,不若懷道抱德,自然淳朴矣。

李註:老子講解此效法天道,象徵地道的道理,主在恩惠於有生命的動物或無性命的植物,從來不忘記修持之心,這樣才能合於大道之行也。所以說修五道的方法,尚有從淺入深的分別,如深入徹底實行是為道德之修,淺在思想尚未能深行是為仁義之修,微薄概念的行為是為禮樂之修。

從這樣來觀察修道家,不就是不離「懷道抱德」的修行,自然是回歸於淳樸之道。

 

老君謂陵陽子曰:吾前與關令尹喜,妙真要解百萬言,虛白九章。

李註:老君對陵陽子說:我以前與關令尹喜講解「妙真要解」有百萬之言,就是專門講解虛白九章。

虛而白者,吾宅也。

李註:所謂虛而白者,虛是虛空境界,白意味著清淨,顯露。虛而白是空性顯露。在於這箇所住的大環境中作功夫,這是老君所居住的房子。

清而淨者,吾舍也。

李註:清而能淨,如同打掃清潔,清捨污穢的工作。後代則將清淨合在一起論述,其實不清則不能淨,應該是有漸進修行的次第。清淨是老君謙卑的自稱。

清淨修行,如取混濁之水,待至泥沼沉澱,透過清水看到污泥,這是清而未淨,因為污泥未除所以未淨。如人修靜,必待雜想妄念得止,止後覺識有清,這也只是清的作用。在清除妄念之後,念念分明,生滅處分分明明,然後「生處不生,滅處不滅」,方達至淨的功夫。

無為自然者,吾素也。

李註:無為及自然本是同義。但無為是有所為的對照,若是修道則必須袪除有所為的動作心,使心不在內有所造作。自然是不有造作而有動的本能,無為心後任期運行,所以稱作無為自然。無為是無所為而為的廣大行為,合乎自然之道,這是老君真誠之本。

易而為一者,吾號也。

李註:易有遷移的意思。諸如人生運用此心,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世界,但最終還是回歸於「一」。這箇「一」是講根本,一生萬物,演化諸有百千萬數,但不離於萬物歸於「一」之所化。改變而為一者,這是老君的稱號。

和而無體者,吾用也。

李註:和而無體,所以不和就是有體。有體則用不能致妙,反而受盡諸有的限制。若舉以身心修道論之,身心和而能入無體,不能和則身心不能一致。合併但無實體,這是老君的妙用。

應化無窮者,吾變也。

李註:應化出世無窮盡的國土世界,這是老君的變化。

以上宅、舍、素、號、用、變,皆是老君妙真要解虛白的道理。

後序道學博大精深,非我等閒之輩,三言兩語所能解通!愚者入道淺薄,無法一時盡解全文,以下就留給有道之士專修作解。

前面所解說的內容,不盡然符合道經義理之處,則有待日後省修,再作補充說明。為能落實推廣道學教育,僅作拋磚引玉之舉,期盼有志之士,不只是在學理上學習有得,最重要是能徹底的實習,自我要求合乎道學的精神理趣為宗旨,僅此互為勉勵,惟期。

 

夫自然者,道之真也。

李註:修道持以法門,依止法門而入印心。法門如風箏的線,操縱著風箏飄上空中,飄揚遠近操控於手中的線。但有人一入法門,就受法門的束縛,放不開法門的依賴。如人修念及修觀,未提起念就覺得不是修持,未觀就不能收攝心神,這是依賴法門所致。不論感應有如何的印心?那皆是法爾因緣引起的感應,並非真實之道。自然者道之真也。自然則不經運行而有之,念或無念皆能自然隨行,故無應或不應的區別,所以稱自然為道之真。

 

無為者,道之常也。

李註:凡人用心,不無有所作為。唯有修道指出無為之修,無為同於宇宙廣大的天體,其有所為而無所不為。宇宙之內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中,有生則有滅,有聚有散,分分合合,無不受時空的因素所影響。老君解說:此無為者道之常也。此無為是無所不為,道之常,乃是道體穩定的常態。若人修道如何無為?當然要能入於自然,先學自然方能入於無為之常態。正因為無為是無所不為,所以修道不能侷限於一處,違背天道之常理,從身修起與天同齊,三才合一,有所為而入無為之境。

 

虛無者,德之尊也。

李註:德者善之至極。自然無為之善稱為德。天地之大,有實有虛,有時實有時虛,有時虛有時實。虛而能納,實而能化。如人修道虛心領受,故能有實際執行的作為。如此虛實,不稱作虛法,亦不作實論。虛無者德之尊也。說明人行善法,不著有為有得,虛心行善達至善處,仍能不落於有心之作。其至善之為,雖有即修無,所以是德性之至尊。

 

淡泊者,德之宮也。

李註:世上有人行善,但不見得於善終之果。究竟如何?雖然人知修善有德,卻不知淡泊其心,反而貪著功德,使其善果不得滋潤居於身。如此之修,那是偽道者之作為,並非真心行善,所以不得善果報應。

 

靜嘿者,德之泉也。

李註:行善修德人之本分,若知開闢德行泉源,而不知靜默觀心,那就是斷絕道德之泉流。靜默觀心是一種方法,不得靜默,則心不能寧靜有神,神不明而不得靈,打開德之泉源同於有靈之神。

 

清淨者,神之隣也。

李註:天地之氣有清濁,清氣升天為神,濁氣降而為鬼。人修道得清氣而有神,神之所居境在於清淨,所以說清淨者神之隣也。這裡看出道家說神的尊貴,並非民間所敬拜之神。

 

精誠者,神之門也。

李註:宇宙之外有日月,日月顯露陰陽之理,古人稱陰陽為萬物之根本。陰陽生鬼神化,常人或修人,為追求進入神明的境界,耗盡畢生的精力,始終不得其門而入?殊不知,神之門在於人之精誠。精誠者,精心誠意。所以說人虔誠能感應神明之靈,即是精誠能入神之門。

 

中和者,事之原也。

李註:天地之內萬物作為,不出「事理」二端。論述中和,在於事理之中,不偏不倚於事,或不著於理端論事。中和者,不只是事之原,亦是理之原。當知世俗處事之道,不站在中和的立場,很難找出事理源由頭緒,那樣處理事情的態度,就不能有客觀中道的立場。對修道人來說,處事的態度不能偏離中道,不然視同於非正道之行。

 

人為道能自然者,故道可得而通也。

李註:常聽聞人說修道,處處指出自己的行為是修道,但做起事來卻處處不能通,處處有罣礙。這樣的人說修道,那就不是真實的修道。修道人能通於道者,必定是不背離無為、自然、清淨之法則。

 

能無為者,故生,可得而長也。

李註:能持以無所為而為之心,故有生命力。生具有化的作用,萬物能生不一定能長,諸如天地及百病的危害,則有阻擋生長的過程。有為是心有作為,假設存在許多心思,令心侷限於一處,所以稱作有為。無為等於無心,無心等同虛空。真空能生化萬物,續而有增長的能量力。唯有無為之心,能得生命及增長智慧的能量。

 

能虛無者,故氣,可得而行也。

李註:能心存無己之見,故氣能存,可得而氣行之。這是一種極為高級的煉氣秘訣,虛心能使氣存。若是心有煩惱百結,就會有損耗精氣的情形,只有虛心不存一物,方能感應於氣的存在,並且使之運行周身而無礙。

 

能淡泊者,故志,可得而共也。

李註:能淡泊於名利的追求者,他的志節崇高是受到敬重的,所以得以與之共同相處。

 

能靜嘿者,故聲,可得而滅也。

李註:能保持靜默者,是真正的心聲,能夠了解這箇道理者,就能消滅其它所有的雜聲。

 

能清淨者,故神,可得而光也。

李註:能令心清淨者,就是神了。能得此神存於身,可得其神光照耀生命。

 

能精誠者,故志,可得而從也。

李註:能精心誠意者,那也是一種尊貴的志節,可得則能守候而隨從之。平時觀察自己的心念,若能處於精誠狀態,就能放任心念擺在那裡了。

 

能中和者,故化,可得而從也。

李註:能令心不偏不倚是謂中和。中和所以能化,在於中性善調。若可得心地中和,則能隨從之。

以上總結下來:

是故,凡人為道,以自然成其名;以無為養其形;以虛無而養其神;以淡泊而存其志;以靜嘿而養其身;以清淨而平其心;以精誠可守其志;以中和而存其神矣。

 

夫安心遊志,使若大水之自澹也。

深居靜處,使若蛟龍之潛藏也。

懷虛不屈,使若橐籥之挹空也。

化得存神,使若社稷之保功也。

立尊居神,使若宗廟之守仁也。

使不我見,若巨魚之居大水也。

使人莫我知,若日出而無東也。

使我生無窮,若大道之無方也。

 

道之相致,譬如高山大澤之自致禽獸豺狼也。

若深林巨木之自致飛鳥百蟲也。

若江海湖地之自致魚鱉蛟龍也。

若盛德太平之自致麒麟鳳凰也。

若精誠潔白之自致玉女芝英也。

若中和嘉應之自致德瑞吉祥也。

若災異惡行之自致妖孽殃禍也。

 

夫人常去道,非道去人。人常失生,非生失人。若使道與生相保,生與道相守,二者不相離,乃能得長久。

 

夫有形之內,人為最靈,天性雖同,因修各異,何者以之?習善,即漸成真人之風,用之涉惡即轉為凶,卒故老君哀之,令其學道。

 

夫修身之道,乃國之寶也。不可不愛,不可不貴也。然一身之根,有三:一為神。二為精。三為氣也。此三者本天地之氣也。神者,受於天。精者,受於地。氣者,受於中和也。相與共為一道也。故神者,形乃乘也。氣者,神之與也。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為理。

 

夫人欲壽者,乃當愛氣尊神重精也。故氣生於精,精生於神,神生於明。

人本陰陽之氣,氣轉為精,精轉為神,神轉生明,是故,不欲老者,當念守元氣而合精者也。令不去形,合而為一也。即淋淋自見身益,輕意欲精也。此神光欲生也。心中大安,欣欣若喜也。若瞑目臥著,志意於身內,內意不出,則身煉形變也。如此則真理已得,太平自應矣。神哉!此道神者君也。精者臣也。氣者人也。故修身之道,安神養氣,不欲其喜怒,若能制之氣自強也。意自得也。百邪自去,眾病自消,光明自見,善神自應也。

 

故曰大道坦坦,去身不遠,第一初果行人之中,九轉仙行。

一者可從於善。

二者閉塞於惡。

三者廣生濟物。

四者勸助良善。

五者佈施財力。

六者大願利人。

七者身慈不害於物。

八者口慈言不害物。

九者心慈常念於善。

常行九行,一不可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