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得見你的結果,你卻看不到我的未來

我看得見你的結果,你卻看不到我的未來

人活在這個世界的成敗如何評論的?

我小時候就從農村長大,農村社會少有讀書的風氣,本來上國中都要考試,但到我要就讀時的年齡,就已經不用考試了。從小時候對讀書就不感興趣,因為無法感覺到讀書有益於身心,為何要讀書?根本就搞不清楚。當時接觸的環境與人事物幾乎是與讀書無關,因為書讀得少,所以想像空間也就少,胸襟氣度與視野更是短得可憐!

當時唯一只有接觸人的機會多,從親戚到父執輩的親友等,父親做生意所以交往朋友複雜且廣闊,在當時純樸的社會形態算是複雜的生活圈,什麼樣的人都能見到,回想起來真是奇怪且莫名其妙!我心裡常盼望著想要遇見高人,不知道何時能看到高人一等的大人物!這個想像力也是從老一輩的口中聽到,心裏就會有一種期待與聯想力。這可能是奠定我對修道的一種動機,當時觀音佛祖是地方的信仰,後來蓋成廟宇供村民供奉膜拜。

我仔細觀察父親的朋友,五湖四海什麼類型都有,在當時不少也算是地方仕紳的地位,顯示父親也能攀交到某種層級的程度,但父親的腦筋是不行的。我年少很叛逆,心裏時常瞧不起那些毫無辦事能力的人,面對長輩的言論與人生觀時,認為「我就能看到你們的未來,但你們就不一定能看到我的成就!」所以至今他們都七八十歲,我時常會去探訪他們,看看年輕時風度翩翩及廣論的人生觀結果如何?哈哈!也不過如此而已!我看是在農村吹吹或許可以,如果讓他們到都市或國外去時,就不曉得他們能維持多久了。我這種觀點與行為不是輕視老輩,而是告誡自己,年輕不能吹,凡事都得務實,尤其是當老師的人,說好聽是教化別人,實際上自己都無法訓化成功,又如何幫助別人!年過一年,年齡隨著增長,朝著祖師爺及佛菩薩膜拜時,就觀照著這個身心的變化,自問有沒有進步啊!

學習有了觀念思想,認可觀念後就會逐漸受到影響,人生接受思想的程度對未來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不要小看現在對某觀念的接受是小事,實際上越有爭議及經過思考的諸有理念,對自己的影響就越大。討論不是為了爭議最後的輸贏,而是在於辯論出真理所在。對理的領悟有深淺之分,事態經過討論與辯論的歷程,就能有多方角度的發想,可能打開更為寬闊的視野,世間就是這樣進步的。自我的學習與突破,若沒有膽大心細及勇敢找到機緣,從那破舊農村中及狹隘的視界裡成長,人就會侷限在某種有限的範圍中生存。

回憶當初拍著我肩膀說:年輕人啊!修道宗教這個行業是老人的事業,你應該要好好努力去賺錢,不要為此而耽誤了自己前途!

當時的我心情繁重且無奈,安排在退伍三日後閉關修煉,帶著五萬元給母親,告訴他們給我一年的時間,若是沒有修煉成功,我就放棄去找工作了。哈哈!結果閉關不到一年就練成功了,後來從事宗教服務業與研究的工作,至今道業仍然是穩定中前進,並不受到社會經濟景氣的影響。那長輩幫襯說服我的人呢?他們完全是鄉下的外行人,不要說對宗教不懂,就是對人生應該如何設定志向都毫無概念,這樣的老人家還想勸說別人如何走?嚴格來說,世間成功是無法拷貝!賺錢機會不等人,但成功的機會是要等人!不要以為聽一聽他們成功的經驗就能成功,那也是吹牛的。在那成功關鍵的一個機會點,剎那間不可思議的決定、果斷及該有適當的反應力,都可能是促成掌握成功的主要關鍵,這僅有當事人最能了解了。

人生的結果不必去做比較,看看誰的成就高呢?這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根本就毫無準則可以評比,所以比較之下的結果是廢話一堆,僅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怎麼比呢?何況裁判都是一群庸俗不堪程度的人,怎麼評頭品足也找不出標準答案。現代仔細一看他們,與現在我相同年齡來論程度是無可能比啊!人生也就活得健康及心安且快樂,或是懂得進退得宜而安全下車,把握人生能有輝煌的過程,最終能不傷筋動骨遺恨終生,那能說『阿彌陀佛』了!

年輕人要加油!越早入道學習越好。修道不是老人的權利,那是年輕人學習強化未來最佳的基礎功夫。過去許多人以為修道人不能做事業,殊不知、世界最強大的企業體是宗教團體,並非是企業家,老百姓的思想受到愚弄了!中國道家說:清淨無為。你以為清淨及無為那麼容易嗎?清淨是在混亂中突顯而看到的功夫。無為是無所不為,那是一種超越物質侷限的一種思想功夫。年輕就把底子打好,往後在事業經營中面對困境時,就能知道這個底子多麼重要了!面對壓力及扭轉局勢的力道,沒有相當成熟的火候耐性是不可做得好,而且不因為人生事業壓力而導致身體搞跨,你以為事業成功就是無所不能了,有錢也要有健康,不是把錢存銀行,卻把身體健康放到醫院去,這樣就是底子不足,沒有學得豐富的哲學理念,把人生及事業放到更遠大的地方。古德說:「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原來的禪詩是這樣說:「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人生成敗如何是一回事,如果最終都是不能捨且放不開一切,那就真的太可憐了!

故而、將來建設道院機構的任務計畫中,主要就以教育國小至國中時期訂定為一個時期,預定免費教化及提倡資優獎學金,作為鼓勵未來幼童學習道學與開發潛能,並且提供國際交流平台作為觀摩學習的機會。教育才有進步的根基,未來人類的福祉與安定性,必須從根本教育中建立,使其根苗花果皆能茂盛不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