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功夫

修行功夫
心猿意馬難駕馭?念頭這個東西,包含眼耳鼻舌身心六根的五陰作用,譬如念佛作功夫,嘴上念佛,或心裡念佛,但就是無法專心繫在佛號上,達到一心念佛。

六根對待六塵,分別生出六識,三六幻化總稱為十八界。心裡念佛,若見地理念不對,參雜心的貪著,眼神不定四處飄動,耳根不聽聞佛號,鼻根不調聲氣,舌根不捨味色,身根不捨冷暖,那就會在念佛的功夫上,出現六根塵相的觸覺,此等覺受皆緣不淨塵識所變換出來的。

念佛與持咒的功夫,雖有入道法門的差異,但皆不離心意識的收攝,不論從眼根或耳根入門,最後都必須都攝六根清淨,所謂的一心清淨,則都攝其它五根。持咒念誦,嘴巴持咒,心上聞咒,耳目是總攝的重要地方。道門說:「視之不見,聽之不聞。」這就是耳目二根作功夫的方法。

日常生活上修持耳目的方法,必須具有禪定功夫底子,並非表面有禪定,內心卻罵的昏天暗地。由此可知,練習初級禪定,是通「忍耐」的功夫,佛教亦稱為「忍辱波羅密」,因禪定的定力是耐心培養而成,亦是煉性的火候,同時是見地的通礙問題。佛教真正修持禪定功夫,為何說是以善念滋潤菩提呢?這就是不同於外道忍耐的理念,同樣是忍耐持住性情,但理念不對結果是不同的,佛教是由善念的累積護持這箇念,道門則是無為自然的護念。

初學禪定功夫,練習身心的定力,表面上看是令身心不動為定,事實上身心不妄動是一切修持基礎入門處,並非令其不動為真定。若將身心理拆開論之,身體生理契機的運作循環,哪有可能停止呢?除非損壞死亡,否則不動作是屬變壞,這就非修持的主要目的。又,心停不動的功夫,身心是一體兩面,心止不動念,乃指斷止一切惡念,完全使心作用在善念相續的循環上,亦非止住不念。不過,作功夫令身心的暫時停止,並非不對或不可能的。實修定功夫不論念善或念惡,念極一端即能停止不動,能有短暫停止一切念的功夫出來,不過非學佛究竟的目的。

眾生是因緣聚會所生,亦因緣散則滅。忍辱的見地,其實不是忍別人,而是在忍自己的習性,所以善護念亦是善念自己。惡念的摧殘毀滅,就是在給自己身上蓋一座地獄城。佛教見地教理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就是慢慢的給自己蓋一座舍利佛塔,善行是通往一切佛的道路,那麼惡行惡念就是障礙了。如此我們就能理解忍耐的定義,忍其他人不能忍的態度行為,這不是表示自己的怯弱,反而是一種積極勇猛的態度。

俗云:「忍耐是有限度的。」這是自己給自己劃上的極限,在佛教稱此為「邊見」。畫地自限的心態,常給自己劃一個圈圈,或再增添一個圈圈,隨著年齡經歷一個又一個的圈住自己,結果還是不離這箇圈子。佛說諸修持法門,皆為解脫方便而說,法門通往解脫諸苦的途徑,並非法是死法,法性本空,皆了不可得。
有人懷疑的問?到底我要忍耐多久呢?泛觀眾生需忍的有哪些?簡單舉例,欠錢的人,要忍耐貧窮;感情不得意的人,要忍寂寞孤獨;身體虛弱的人,要忍疾病的摧殘;志氣高昂的人,要忍氣吞聲,這一切世俗等眾生的忍,皆為己心的慾望不平需忍之,蓋由心識生化的現象。但忍皆有其定義的存在,尤其是佛教忍辱波羅密的奧妙,忍辱非只忍他人不能忍,波羅密稱為「無生法忍」。因此忍至無生之忍,自然滅盡一切需忍,非忍而忍,忍為入一切法的門檻。

我們的成長從小到大,皆有忍人及被忍的經驗。當然是忍人的感受較為深刻,被忍的人,可以毫無感覺。人若非有忍人的經驗覺受,絕對無法觀察到自己的淺!亦不能只有選擇方向及對象的堪忍,最嚴重是私心作祟的忍,好像父母忍子女自私的愛,從小到大用自己的想法忍子女,然而子女根本就無法理解,對事情認知的對與錯?所以子女長大後,不論作任何事,同樣也用偏袒一方的私心忍,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忍出家庭悲劇!所以說忍具有擴充心海及智慧的功能,使心量無限延伸的寬大,達佛法所說無量無邊的智慧海。

被忍是加持的寬恕,亦是新機會的開始,當發覺自己是被忍時,應該即時生起懺悔心!被忍的情況太多,但多數是屬於「無知」的被忍。我佛慈悲,相信人不會刻意的作業,惹給自他的煩惱。

我們再看互相諒解?當時明明是不能容忍的事發生,後來卻能因情作解釋之後,互相諒解對方的過失。若對事務的協調合作,當然是需要互相諒解;但對嚴格修行解脫來說,這個互相諒解的理由,反而是阻礙的原因。譬如持戒來說,戒律是具備學佛的入門條件。不嚴謹犯戒的人,就會以百般的理由,希望大家諒解他的過失,經過解釋懺悔的人,就會以為被寬恕錯誤,就是一種解脫,這是個人心態上的小轉變。我們不能說寬恕是不對的做法,就好像受過戒壇的人,不能心存僥倖,像走在法律邊緣的人,往往都是最懂得法令教規的人。類似互相諒解的做法,可以作為寬恕他人,但對自己的要求,就必須隨時不能懈怠。宗門對此戒律的嚴謹,就有如履薄冰,刀尖上行的小心!隨時提高自己的覺性,處處觀照心念來去,惡念生起,不待第二念生,即刻斬斷袪離,否則惡念種因,即刻產生諸有障礙。平時作功夫是在培養善念,不論念佛、持咒皆是淨念,十方諸佛菩薩聖賢皆循此念而生,這種因果循環的道理要確實的信任,在未來必要的時刻,它就能產生力量,幫助您渡過險難。

法性本空,雖知所有法的念,究竟是空體,了不可得,但善根未穩固之前,念善袪惡就是不能缺乏。此一切念善的札實功夫,亦為未來退墮與否的關鍵?善根淨念不相繼,就是平時的養成功夫不落實,就會乎有乎無,患得患失,遇到業障現前時,小障礙還可以應付,大障礙就會退墮。

忍辱即是菩提心。佛學大辭典曰:「菩提舊譯為道,求真道之心曰菩提心。新譯曰覺,求正覺之心曰菩提心。其意一也。」這是學佛的基本概念,忍辱為求解脫諸苦,同時是修習禪定的根苗,若非轉忍辱的力量,那成就的力量也不大,與眾生五毒轉五智性道理相同。維摩經曰:「菩提心是菩薩淨土。」多一寸忍心,及寬出一寸前途,這是行菩薩道遵守的要件之一。觀無量壽經曰:「發菩提心,深信因果。」學佛不信因果,就像無路可入,無果可得。此生正承受過去世的果報,同時在造作未來的因。因此說忍辱亦為菩提心,忍辱果成,菩提根生,亦成就一切諸佛菩薩的初地果位。智度論曰:「菩薩初發心,緣無上道,我當作佛,是名菩提心。」菩薩心慈悲眷顧眾生,成就無上佛道,皆緣菩提心為根本。觀經曰:「願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發菩提心,往生安樂國。」觀行平等心具有忍辱的理念,若作眾生平等觀,等同忍辱寬恕心,方能得眾生相應的菩提心,一同前往西方淨土。平等施捨,以現代觀念即是等量的意思,能令分別心平淨,無貧富、無智愚、無心、無佛、無眾生之分別心,如此能具平等心觀功德。

佛法基礎舉有說空,譬喻現實世界能見為有,不見為空;其實初學者概以不寄存於心為空,明白地解釋就是墮於心意識作用。因此,緣此以為放掉心意識的反應是空,心存為有,不知空有妙化之本元,即空非空,即有非有,實是空有不二。因而作功夫時,誤認念佛持咒為有,不念為空,實質上皆未離心意識的變換作用。所以說教理不通,煉功夫就像搬家一樣,東邊住一住不舒服,就往西邊搬遷!最後還是回到原來的地方。

佛教空有之修持,有妄盡還源觀六行門:此觀門者,乃唐賢首國師,以【華嚴大經】之義理所作開釋,富有博大宏深的義理,善根器者當知探究其根源,苦尋無門者亦能起行而盡知得法。因此賢首國師統收佛學玄奧,囊括大乘佛宗之理趣,述此生起觀行六門,令諸後學修習六門觀法,迅斷除諸妄,復歸真源也。

一、顯一體 一體即自性清淨圓明之體也。蓋此體性,從本以來,圓明湛寂。在塵勞而不垢,處涅槃而非淨。在聖不增,居凡不減,煩惱覆之則隱,智慧了之則顯,故云「顯一體」也。
二、起二用 二用者,謂依前淨體,起於二用也。
(1)、海印森羅常住用 謂入「海印三昧」,照真如性,妄盡心澄,眾德並現,猶如大海,風息水澄,萬象齊鑒,森然交羅,常住不動也。
(2)、法界圓明自在用 謂入「華嚴三昧」,照法界體,眾德具足,萬行莊嚴,光明照澈,圓融無礙也。
三、示三遍 三遍者,即依前二用,一一普周法界也。
(1)、一塵普周法界遍 謂塵無自性,攬真理而成立。真既無邊,塵亦隨爾,故一一塵中,皆見法界。
(2)、一塵出生無盡遍 謂塵無自體,起必依真。真如既具恒沙眾德,依真起用,萬法繁興,無有窮盡。
(3)、一塵含容空有遍 謂塵無自性,即空也。幻相宛然,即有也,真空不空,妙有不有,事理該羅,容納無礙也。
四、行四德 四德者,即依前一塵能遍之境,而修行四德也。
(1)、隨緣妙用無方德 謂隨順機緣,起諸妙用,萬別千差,神變不測也。
(2)、威儀住持有則德 謂行住坐臥,整肅威儀,闡揚教法,拯物導迷,壞忍住持,可軌可範也。
(3)、柔和質直攝生德 謂慈悲平等,調柔和順,言行相符,質直無偽,惟以正法,攝化眾生也。
(4)、普代眾生受苦德 謂諸眾生,受苦無量,常懷悲憫,拯拔救濟。亦復出生入死,為其說法,咸令得樂也。
五、入五止 五止者,即依前能行四德之心,而修五止也。
(1)、照法清淨離緣止 謂觀照真俗二諦之法,空有不二,清淨虛廓,能緣之智既寂,而所緣之境亦亡也。
(2)、觀人寂泊絕欲止 謂觀五蘊之身,諸法本空,寂然淡泊,諸欲皆盡,無願無求也。
(3)、性起繁興法爾止 謂依體起用,名為性起,應用萬差,故曰繁興,任運常然,名法爾也。
(4)、定光顯現無念止 謂入此三昧中,光明炳現,內外洞徹,無思無慮也。
(5)、理事玄通非相止 謂真性之理,幻相之事,隱顯俱融,性相雙泯也。
六、起六觀 六觀者,即依前五止,而修即止之六觀也。
(1)、攝境歸心真空觀 謂觀世間一切諸法性,惟一心法,心外更無一法可得,境本空寂,無有實體也。
(2)、從心現境妙有觀 謂依體起用,具修萬行,莊嚴佛土,成就報身也。
(3)、心境秘密圓融觀 所言心者,謂無礙心,諸佛證之,以成法身也。境者諸無礙境,諸佛證之,以成淨土也。然如來報身,及所依淨土,圓融無礙,或身中現土,土中現身,心境雙融,了無迫隘也。
(4)、智身影現眾緣觀 謂智體惟一,能鑑眾緣,猶如日輪照現,[迴-回+向]處虛空,有目之流,無不親見也。
(5)、多身入一境像觀 謂以大止妙觀法力加持故,得一身作多身,多身入一身,如鏡現像,無有障礙也。
(6)、主伴互現帝網觀 謂毘盧遮那自身為主,十方諸佛菩薩為伴;或以一身為主,多身為伴;主伴互現,重重無盡,如帝網珠,光光交映,無有窮盡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