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寶定觀經解說

 2011/3/10李貢銘解說於台中

何謂靈寶,人的生命中什麼是寶貝?是這箇身體嗎?凡夫多數是只能看見有形的肉體,我們大家都有身體,但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生命的真寶貝,所以他就活的糊里糊塗。心神不能如一,則不能稱為靈。如何讓自己的生命真能活的活裡活現,你就得學習《靈寶定觀經》,提昇你的生命層次。道教說的靈寶,就是指心神靈活。尤其是保持心定清靜而有靈性,靈亦稱為覺性也。定中觀照的能力,就是禪定功夫。你的人生獲得心神靈魂的寶貝,就能進入定中觀照一切妄念。

天尊告左玄真人曰。

李註:中國文化有左右的觀念,風水學說左青龍右白虎,左道右道又是一說。因為修道與生命運動機制有關,若以人體來分左右,在人體脖子以上的神經系統,左主血右主氣,頸部以下的神經就是交叉成為左氣右血。有左玄有真人,就有右玄真人。左主管血,右主管氣。左陽右陰,這是陰中有陽與陰中有陽的道理,血液沒有陽氣不能走動,氣沒有血液無法留存。所以說左玄是指血液的流通,就是通於心智的無礙。

夫欲修道。先能捨事。

李註:如果你要修道的話,對於世俗間的事情,就得先有一些捨棄的想法。世人之所以有煩惱痛苦的掛礙,十有八九是來自於不捨。如何捨掉世間痛苦的因?哪些是該捨棄的,這些務必都要搞清楚。有些人的拋捨是選擇性的捨,以自我的觀念做為規範,把一些該丟的卻丟不掉,以為該保留的留不了。

這個生命的所有外在,都算是暫時的,不管你的權勢有多大,那些也都是假的,不是永恆不變的。肉體所能感受的東西也全是假的,外在的物質財產也都不能永恆的擁有,你說這世間你認為能留不捨的還有什麼?如果你看不透這些道理,捨不掉世塵的諸有掛碍,或是以世俗心有所求來修,那你的修道是不可能有成的。這裡說的捨事,就是要你不要好管閒事,眼裡所見或接觸的事物,你要用智慧來處理。不管閑事不是通通不理會,不管自己也不管別人,而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從心裡把外在的俗事通通給放下。但這是要明理的作為,不是要你不明事理的拋開,你現在要修道,就得把為人處世先修好,這樣才能累積福德資糧,這是修道人最重要的概念。

外事都絕。無與忤心。然後安坐。內觀心起。

李註:外邊的雜陳事務,甚至人情事故,你都能聰明的避開掉,而且完全沒有任何慾望與不愉快的心情。然後,安心的靜坐,從內心觀起,觀起就是修起的意思。

工商社會的結構,人與人的感情好像都變質,已經沒有那麼深厚的感情觀念,這對修道人來說是好事,但對社會來說是不良現象。不是修道就不管別人的瓦上霜,外事是指那些煩雜世俗人情的東西。譬如送禮、打屁之類的行為,都是屬於外事的行為。這些行為屬於莫名奇妙,浪費生命時間,你說或許是消磨時間,但修道人的時間是寶貴的,生命從出生開始往死路走,如果你不愛惜時間,就等於提早死亡。斷絕外事的理由,主要在減少內心的掛礙,讓心上丟掉一些想法,自然就容易入靜修行。

心裡頭能少掉罣礙,就能順心,這個順是因為沒有凡俗的理念,就是出世的想法,入世與出世觀念不同,入世在世俗中,出世是想跳脫離世間的種種約束,如果你缺乏這樣的觀念,就無法獲得到修道的益處。 這個內觀修法現代很流行,聽說是佛教小乘的修法,這在道教是早期就有的修法。內觀要觀些什麼?說內就是內心,包括你的所有念頭,從內而起觀的修行法。但基本上還是要先能外事都絶、無與忤心,事情不與心相違背,不然就無法內觀,這是讓身心返撲歸真的意思。返過來能照見自心的所有動作,所以稱為內觀。

 通常,剛學習內觀的人不容易得心應手,那是因為你對外在事物或修道的目的不清楚,所以一靜下來,所有的妄想通通跑出來。你不用慌張,只要你回顧所有妄想的內容,絕對不離俗塵雜事或原本的慾望等,這些都能先弄通理念後,妄念自然而能屏除之。日久,自然也就能安心靜坐。

若覺一念起。須除滅。務令安靜。

李註:當有覺察到念頭的時候,必須即刻除滅,這一念很重要,是指妄念而言,務必遵守安心及無慮的練習規矩。 這個覺是覺悟的覺,覺性的覺。覺的範圍包括能見及所見的一切,靜到某一種狀態時,覺性的一念就能生起,覺性一念出現,就能讓你看見所有妄念的生滅,這個道理簡單,也很多人能看見,但大部分的人是無法把握住的。因為他不曉得那是真的覺性一念,所以無法把握它的出現。覺性一念出現,不是你就是得道,一念出現不能執著住,這些都還是不離生滅法,這一念如同明燈照射萬念具非,使你明白所有念頭都是假的,就包括這一念也不是真的。假使你不懂這個道理修行,以為一念出現是真,永遠守在那一念上面,那你就完蛋了。禪宗來說就是枯禪,漸漸如同石頭或樹木又硬且乾枯在那裡。

其次雖非的。有貪著浮游亂想。亦盡除滅。

李註:緊接著,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修行,但對於那些平時貪著於胡思亂想的東西,你都要完全從內心上給除滅掉。 我們平時有哪些貪著最難以袪除的,就是已經養成習慣的行為。我們平時都太過於依賴熱鬧,生活習慣聽音樂及別人的讚美。日久,形成為一種生活習慣,這些都是心上貪著不容易改變的慣性。這些習慣也會干擾清靜,從一念覺性生起後,你才有辦法漸次的淨化掉這些東西。你說清淨心可怕嗎?平時情性依賴著熱鬧,現在修道讓心平靜下來,你就會覺得害怕!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你剛學游泳時,讓身體漂浮在水面,初學必須拉著游泳圈來浮著,等你稍微體會水性之後,放開游泳圈時,更要懂得沒有工具的漂浮游法。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靜心經驗,當坐著很舒服時,一有閃神,心念出現你平時最想念的畫面,年輕談戀愛的人最容易有這樣的情景,沒事就是想著戀愛甜蜜的情景,想到都流口水,就好像真蒞臨親境一樣,身心理跟著發生作用。但一念覺性出現,又能即刻停止這些畫面的念頭,靜中觀察念頭,就像看到水面浮游的漂流物,隨著水流時浮時沉,這都是平時心智習慣所養成的現象。你都該經過練習把它給消除掉。

晝夜勤行。須臾不替。

李註:日夜慇勤有覺性,就是保持住觀察力,不使心力間斷的覺性。 保持清靜的心念,還要日夜勤行,我想是有困難的,難道晚上也能保持這樣嗎?日夜的意思,就是不分白天晚上都能保持。但晚上睡覺的時候怎麼辦?真要不睡覺而修靜,這對常人來說是不可能的。而且從前面練習連貫到此,還算是很基礎的功夫,如何能達到晝夜不離清靜。

靜到極處,反而動起。這是大地萬物的基本法則,靜的功夫是有極限的,靜非永遠之靜,除非你真進入真靜,那個靜是得道的真清靜,不是現在暫時停止心念的靜。人的身心機制很微妙,你要懂得這些道理,不然無法修道做工夫。你只要懂得把握住清靜的心念,不管任何時候都有可能出現。從時日至月年,須臾就是從當下分秒開始感受,須臾不替,就是緊密綿綿不斷,逐漸就能延長清靜的時間。技巧就在察覺的那時候把握住,日久就能達到晝夜及須臾,皆是清靜的境界。

惟滅動心。不滅照心。

李註:保持覺性的用意,為求那顆隨時動搖的心。倘若不能滅除,你就要懂得返照心性的動作。不能消滅的是能察覺的心,保持住穩定不取不捨的心思,即是破除妄想的最好方法。 這句話敘述的太棒了。可以旁通兩方面的修靜境界,前面是一種解釋,這裡又可以有另外的通則。當你看見心念動起來的時候,就是你已經是達到清靜的時候,因為不在靜中是無法察覺動心,看見動心表示你是靜下來的。你不需要加以管理,不可以去干涉它的動作,不然越管就動的越厲害,這就是掌握心念的技術。

而你看見的妄念,全是假的嗎?本來就是假的,所以說不滅照心,這就是能知及所知的道理。雖然所知,但它本來就是假的,假的不用加以滅除,自然就能消失掉。六根與六塵相對應,根的功能本來就是眼能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味、身能觸、意能想,從能知上辨別意識加工出來的妄念,你不動心就不受到影響。

但凝空心。不凝住心。

李註:只要你凝住空心,凝定在空性之中,就能滅除諸多妄想。不凝住心,不用掛在練氣或存思畫面上頭,有所求所住是錯誤的修心法。 凝是什麼意思?不是刻意把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裡,這是錯誤的方法。我看過很多人靜坐時,額頭總是皺起來的,想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處,這樣是錯的修靜法。凝是自然的方法,你身心不放鬆就無法寍定,放鬆身心自然融合起來就是凝。身體內的陰陽上下或血氣融合一起也稱為凝。凝定在空心,就是心念拋空為凝。當無法拋空心念的時候,就要將心念放在一處,在道家的修法中為守中,守中就是中道想法,人體是放在中宮,心念是放在不取不捨之中,就是這樣稱為住心一處,而能無事不辦。

凝或不凝,都得要適得其所,不能過度強求或放任為宜。

李註:在我們學習修道時,學到一種法門,你就會殷勤的練習,但練習時要懂得技巧,所謂勤能補拙。就是很笨的人,都能經過努力段鍊而有成效。這裡緊接著提醒你用功要適度就好,凝定的功夫,是讓身心合一,就是心神專注於一,這個就要從平時修起,常人是有口無心,或有心而無行動,這樣就是心神不一。修道真正的用功是不強求的,譬如你心靜下來,但卻無法凝定,身體雖然坐著不動,但心思卻妄想紛飛,這時是心神不一,你不用過度的強求,要用方法來調節合一。當能凝定時,你也不能貪著於靜界,因為靜的時間一過,接著後頭就是動。當動起來時,你不懂道理的人,就開始慌張起來,以為那不是靜,這是觀念障礙。不管是靜或動,只要凝心一處,身心能凝定都算是靜。

我們看到有出色的運動家,或練氣功的人,他們練功時的身體是動著,但卻能以運動身體來達到心神的凝定,並不妨害心神合一的作用。所謂動中取靜,靜中觀動,都是講究凝住空心為原則。

不依一法,而心常住。

李註:修靜你根本就不用依止哪一種法門,只要令心常住於平時,就有修行功德。 初期,修道是要法門依止的,但這裡說不依一法,這是心思理念的問題,如果你心上有法,就可能掉到法執裡頭,以法的感應作為依歸,這樣就錯到外婆家去了。法性本空,法仍然有生有滅,所以不能執著在那裡。心常住,是保持平常心,不是掛在那裡不動。在你掌握用心的技巧後,法門如同拐杖,學走路的時候要依賴拐杖,但熟悉之後不用拐杖也可以走路。對於如何是清靜認識之後,你漸漸能習慣它的用心方法,雖然不用方法凝心,空心也已經在方法之中,所以說是不依一法。

然則煩心躁競。

李註:至於、那些心煩及個性的障礙,就得漸次學習向上。 心浮氣燥或喜歡競爭個性的人,你要修靜的障礙就大。如何煩心?就是你平時處事不用心,如果是平常事,那麼心煩是源自知識的障礙。如果是與人交際的煩瑣事,就是胸襟氣度的問題。心煩意亂,唯有感情最難搞定,如果是感情糾葛,你就要看輕感情的作法。感情障礙的解決方法,就是要轉化它,把小愛轉成大愛,讓你的愛心成為博愛的愛,這樣就能減輕你的煩心。

急燥是個性,這是能改變的,我建議先行茹齋,食物確實能改變人的個性,素食對於急躁個性的人有幫助。而,競爭互鬥也是個性問題,好狠鬥爭的性情也是養成出來的,可能與家庭或職業有關,這就要自行改變思想來改善。倘若是軍人或警察職業的人,軍人的職務是要殺敵,警察要有勇敢氣魄制裁兇惡之徒,這是職業必要的個性,你不狠都不行,那又怎麼修道,當然也有方法,就得看情況而定之。

其次初學。息心甚難。或息不得。

李註:初學調整心息入門的人,的確是有困難的。或調整心情不煩有困難的人,或呼吸調息不得力的人。 初學者,對於如何呼吸是很難體會的,因為呼吸調至心息,講解起來確實有困難,類似於抽象的說法。常人的呼吸都是上胸腔,無法真正有深層的呼吸。所謂深層呼吸,就是氣沉丹田。

過去教學經驗,如何教導體悟調息法?可以利用手指按住肚臍下三指處,然後緩慢的吸氣,讓手指所按處感覺有突起的作用。吸氣如此,呼氣則同樣的道理。必需重複的練習,直到感覺到平常呼吸皆有長達丹田的感覺。亦有,感覺不出來的人,對於感覺較為遲鈍的人,可以利用工具來輔助。輔助工具是束帶,先用寬約四吋的布帶,稍微用力的束在腰部,這樣就容易感受到呼吸氣息的出入。 呼吸氣息分為順逆法,順則吸氣時腹凸,吐氣時是腹凹。當習慣呼吸氣息後,即可解開腰帶,然後要能感受呼吸氣息,你必須要吸氣時稍微內縮腹部,這樣也能感受到吸氣腹滿的作用。 調息及是調心,心念混亂,則氣息必然不能通暢。心息相依是修心與調氣的最終目的。

暫停還失。去留交戰。百體流行。久久經思,方乃調熟。

李註:如果情緒無法安寧或呼吸不能順暢的人,捨不掉,理更亂的人,就先讓身體通順,維護好健康的身體,等待以後對於思慮能駕馭順心時,你再繼續的修煉。 怎麼解釋暫停還失?調心息不能倦怠終止,不然就是半途而廢!暫停調心,就是失去警覺性,而能致使心氣不一。心氣不能相依,則心念必然去留交戰,心念是該捨掉或留住,就是這箇道理。其,說明內心交戰的緣故,如果你能體悟這箇道理,自然就能使其百體流行,把這箇身體契機給搞通,所有經脈都能暢順。若能經過如此的熟煉,久久就是純熟的意思,經思是經過沉思,沉思不是一般使用的念頭,那是放下一切塵緣的思維。當你出現心念紛飛時,就是這樣練習,自然就能達到百體流行舒暢的效果。

勿以暫收不得。遂廢千生之業。

李註:你千萬不可求好心切,暫時得不到效果,就半途而廢,修道可是千生累世該修的課程。 修道來說不以有所求而得之,調心息的本體本來是空性,皆是了不可得!有人因為短暫的練習,對於修道的體驗認為過於抽象,無法體悟大道本空,這是用世俗的得失心來計量修道。倘若你無法體悟大道真諦,當然無法忍性修行,這樣就是荒廢多生累劫修道的根基。

少得靜己。則於行立坐臥之時。涉事之處,喧鬧之所。皆作意安。

李註:當稍微得到一點靜定時,不論是在行住或坐臥間,都要保持住覺性,就是那顆寶貴的真心。縱使在你涉入於吵鬧的場所,你的意念仍然不隨著外在的景色,而心有所飄動。念頭跑出去,就返過來種植在六根裡頭。 少字解釋為稍微的意思。稍微得到靜的境界,這箇稍微很有意思,清靜本來就是微妙的,不是從取捨之間而獲得之。行立坐臥就是指在平常的生活。 道教修行與佛教修持不同,就差別在此處?「涉事之處,喧鬧之所。」道教修行不脫離世俗,與常人一樣的生活,但卻能從中進修道業。涉事或涉世都對,你生活中辦事或處在喧鬧的地方,你的意念仍然能保持在一種狀態之中。

有事無事,常若無心。

李註:不管現在你有沒有事務操煩,都得使心保持在無心的狀態。什麼是無心?無心就是空掉心念,心無雜念的狀態。 有事就是面對世俗雜事時,無事就是空閑的時候,不論你是有事或無事時,心境保持在無心的狀態,這就是修道的基本心。

處靜處喧,其志惟一。若束心太急。又則成病。氣發狂顛,是其候也。

李註:不論你身在清靜的地方,或吵鬧的場所,你的心志都得保持一致。但不可過於約束及急躁求得清靜的成果,不然就變成為一種毛病。有人修道修到氣動發狂顛,就是這樣形成的。 你看古今修道都有這樣的魔障,那是心念過於強急,調整心息不用如此約束自己,不然發癲發狂是有憑證的。所謂的走火入魔?就是調心氣而走岔氣,以為某種法門能迅速成就,因此誤導修行的途徑。

心若不動。又須放任寬急得所。

 李註:當你到達心念不動的境界,又要懂得放輕鬆的方法,何時該自律或放鬆,都要適得其所,不可有過度或強求的心態。 當你心念放空日久,完全沒有思想念頭,你也不要認為這是對的,這就是小阿羅漢的境界。但也是不容易的境界,你不要認為不對你就不修持,這樣也是不對。心念放空,到達完全沒有思想念頭發生,這是初期修靜的境界。倘若你不解守住空太久,以後就變成笨蛋的話,你就得懂得此時得以放任心念的時候,妄想多的時候要放開,空靜太長的時候也要放開,動靜交融才是修道的正規修法。

自恆調適。制而不著。放而不動。

李註:自心上下功夫,保持恆心調適心念,表面看起來是在做工夫,但其實不是刻意的控制它。心念本空,無有所得,不能執著在有為的心念上頭,這樣又是不對的方法。當你放開的時候,也不是真的是有。制放心念,不隨之而有所得,這樣才能稱為如來之定功。

處喧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定。

李註:身處在吵鬧的地方,你的心不感覺到厭煩,這是心性修養,心生討厭或喜愛都是煩惱。辦事的時候,也同樣沒有厭煩的心思,這才是真定功夫。

 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事。

 李註:不以感覺清靜就閑著,然後去外頭攀緣惹事情。 不

以處喧無惡。強來就諠。

李註:以無事為真宅。有事為應跡。弱水鏡之為鑑。則隨物而現形。

善巧方便。唯能入定。

李註:此等種種的解說,都是修道的善巧方便,不是拘束在一定的模式。主要還是要求能令心入定為依歸。為何求定?慧性即從定中而得。

 慧發遲速則不由人。勿令定中急急求慧。求慧急則傷性。傷則無慧。

李註:修定轉識成智,智慧是從定中而得,這箇智慧不是世俗的聰明,但你不可要求短期就長出智慧。有沒有智慧,不是由人操控的。同時,不可強求定中發慧,或以為廣讀經書就能得到智慧,若是強求慧性發生,必然傷及真性,性情受到傷害,則無智慧。性情受傷的意思,就是現代所說感情及心理障礙。

若定不求慧。而慧自生。此名真慧。

 李註:當你已經得定之後,這箇定的定義很難拿捏,你不可隨便給它下定義。前面所說的心空,這是從有證得空,然後還要從空進入有,這箇有是妙有,妙有不是什麼神奇古怪的作用。妙有是空性中的真有,雖然有可能轉成神通,但你必須要懂得變通,不然神通不成反成為神經病。 定中不求慧,這箇慧就是妙有智慧,真實的智慧,不是從定中求得,這樣才叫做真慧。

 慧而不用實智若愚。益滋定慧。雙美無極。

李註:如何是慧而不用?就是縱使你懂也不刻意去操控它,真正有智慧的人,表面看起來就像笨蛋一樣。從自然中定中得慧,逐漸的讓智慧更為純熟,初期你所看到的智慧,可能只是小聰明,小創意,心思有如湧泉般的呈現,這不是好事,如果你緊追著走,就會消耗你的精氣,這是道教修道人最怕的行為。我自己及見過許多人,此時都曾經驗做好保任功夫,就隨著新思創意而創作新的東西。若是修道不懂掌握住這一點,縱使你能創意或編寫出各種不同的書本,最後你的真性受到損傷,及智慧就會受到汙染。 所以說,益滋就是保任滋養真氣精神,這是最高修道的法則,能夠達到雙美無極的境界。雙美就是心神融合的益處,心屬陰,神屬陽,陰陽融合而歸於無極境界。

若定中念想多感。眾邪妖精百魅隨心應見。

李註:入定後有沒有念想感受呢?大家以為入定是空空洞洞,什麼都沒有就是入定,這是錯誤的觀念。定是覺性,心神凝定,定中能觀心念的出入,但心不隨之而有漂浮不定,因此稱為定。倘若定中出現多處的觀感,就是你能感受到氣啊!光色啊!諸有感應的境界,這時候你就要小心!外邊的邪魔精怪就會隨著出現在你的定中干擾你的清靜。我想大家都看過佛經,敘述釋迦牟尼佛在定中,受到妖魔鬼怪變現的干擾,道教的修道也有這樣的說法。

所見天諸仙真人是其降也。

李註: 當然也有能見天仙真人的影像,這才是真的境界。但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以我經驗來說,定中不管是妖魔鬼怪或天仙真人,應該是秉持「佛來佛斬,魔來魔斬」,一併給予掃盡,這樣才是成就天仙真人的真途徑。許多人因為停留在得道的想法,以為得道就是看得見天仙真人的影像,這是修道者錯誤的理念。

為令定心之上,豁然無覆。定心之下,曠然無基。

李註:這裡又補充說明,為了能真正在定心之上,展現你豁達無有障礙的智慧心。或說定心之下,能有廓然無限的根基。定心之有上下之分,下面就是指命功的肉體,上面就是指精神的領域。

舊業日銷,新業不造。無所罣礙,迴脫塵籠。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李註:過去的業障,隨著你的用功而減少,新的業障不再造次。這樣的修行下去,就能無所罣礙,迴轉過來脫離世間的牢籠,行之久久,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凡有七候。

李註:凡是得道的人,會有七種徵候能驗證察覺,是否為證道的結果。

 一者心得定,易覺諸塵漏。

李註:當你真正得心定時,就很容易發覺到六根的壞毛病。六根貪著哪裡?就會看見哪些是有漏的障礙,定中即能輕易的發覺。

二者宿疾普銷,身心清爽。

 李註:宿命帶來的冤親債主,通通不見了,而且能感覺到身心清爽的境界。宿疾就是宿命帶來的病痛,普銷就是通通一網打盡消滅,學者當知,這不是那麼簡單辦到的。若非累積陰德資糧,不是那麼簡單的。若是能消除宿命帶來的病痛,那麼你必定有身心清爽的覺受。

三者填補夭損,還年復命。

李註:本來是壽命不長的人,具有填補延壽的功能,或已經年老衰弱的人,都能具有修復延壽的功用。這對於原本體弱多病者最為明顯,但必須通於教理,改變你的人生價值觀,不然身體恢復健康之後,結果掉落於淫慾就不是修道的目的。

四者延數萬歲,名曰仙人。

李註:得道之後,壽命能延長至萬歲以上,這樣就稱為仙人的境界。

五者鍊形為氣,名曰真人。

李註:得道之後,形體能化為氣,這樣就稱為真人的境界。

六者鍊氣成神,名曰神人。

李註:得道之後,能將炁化成神,這樣就稱為神人的境界。

七者鍊神合道,名曰至人。

 李註:得道之後,能煉神合道,這樣就稱為至人的境界。

其於鑑力隨後益明。

李註:對於如何印證得道與否?就是從此七種徵候來判斷。

得至道成慧乃圓備。

李註:當你得道之後,道功完成且智慧圓滿者。

若乃久學定心。身無一候。促齡穢質,色謝方空。自云慧覺,又稱成道者。求道之理,實所未然。

 李註:最後給大家結論,如果修道之後,卻仍然看不到前面所說的七種徵候,這是命功不足,這箇肉體沒有轉化的緣故,可能短命或過度愛惜你的肉體,縱欲未空,就得等待將近死亡之時,方能證得空性實體。得道或不得道,不是自己封的,未必是完全依照固定的方法。求道的真實道理,實際上不是這樣而稱為得道。

說頌曰:

智起生於境,火發生於緣。

李註:智慧來自於各種境界的出現,修持靜定功夫之後,破除各種幻境,因此覺性從中而現,這是智慧的生起。火候則發生在於因緣際會,佛家說:「緣起性空,性空緣起。」修行靠這個身體,肉體是因緣所生,為人處事都是因緣。智慧對境而生,或火候皆是一種生命過程。

各是真種性,承流失道源。

李註:修道所說的證道不證道,全在於智慧及火候,這是修道家依歸的真實種性處,其他的各種境界之說,必須完全破除消滅,不然無法證得跳脫凡俗的約束。倘若你跟隨承襲現代流行的學說,就恐怕失去真正的道源。道源之說,另有較為完整的經典論述,敬請讀者自行閱讀。 

起心欲息知,心起知更煩。

李註: 當你有起心動念時,你要明白能有知覺的主人是誰,所謂:制心一處,無事不辦。你不可隨著心念的生滅去追尋,若是隨其心念生而有之煩惱,或無念而空之為無,這都是妄想作用,了不可得。 

了知性本空,知則眾妙門。

李註:這裡的了字,就是結果的意思。結果知道性體是空,所謂覺性或智慧的作用,就是空性體中的妙用。

在〈靈寶定觀經解說〉中有 9 則留言

  1. 差不多是這樣的,道家的修行是這麼簡單明白,簡短的文字,卻能把生活修行給敘述出次第。

  2. 頂禮上師
    弟子愚昧.誠如師父所說.知道雜念紛飛的那一念是清淨的.但凡人無法認知.認知後又無法把握.能把握卻又不能執著.要不取不捨.真是挫折感很大.

  3. 頂禮上師
    原文的最後有一偈頌.能否請師父慈悲一併講解.
    宏毅敬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