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能輔助學校知識
宗教信仰提供民眾的教育,具有勸化及勉勵的功能,又有提供督促人性及社會道德的昇華作用,這是彌補學校知識教育課程不足之處。人生何期苦短!從學校畢業邁向社會發展後,十有八九的人生是屬於不如意的,尤其是生長在苦楚多變不穩定的時代中,對於生活如不如意的人生,無法講究太多的幸褔安定。面對人生苦難時!人想生活都得面對及承受那些過程,想想那些處於命運不如意者,他們要如何走出苦不堪言的命運呢?這時候宗教存在及給予的關懷角色,能提供世人支撐與希望的價值,就能發生它的教化及志向昇華的意義了。我們應當去瞭解觀察有信仰的人,信仰不能代表他已經是在修道,但基本上在他心裡是有善惡概念的人,這個世上不能沒有善惡理念,否則就不可能有祥和與安定的生活。修道人的生命層級已是超越世俗價值的定義。故知勸化修道能超越世間種種面向的侷限緣故,它才能具有存在世間的必要性。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