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與通真12

上清茅山宗師體系表

  上清宗脈傳至第四十五代洞觀玄妙玄應真人劉宗師大彬先生之後,就已經沒有繼續傳承法脈的衣缽。詳細檢查宗師法脈承襲年間,本就曾經出現過相隔百年或同年間有兩位宗師的種種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唯有考證教史方能解開箇中謎團。 閱讀全文

使命與通真11

天神降世各司其職

  針對以上概略介紹道教修行神仙的敘述,有些傳說及天神的組織架構是有誤差的,神佛降世的原因,並非全是動了凡心而下來,不少是屬發心乘願受命而降生,還有吾所受傳承法脈是直接由玉帝下旨授命,在傳授文中且將天界仙佛的輪值管轄做出詳盡的說明,得知天界諸仙神佛不分等級或宗門,概由仙道神佛輪值擔任職務,並訂定仙佛百日召開會議。有關天界組織狀況,容後解說祖師訓示內文時,將公開詳細的說明。

  根據筆者所知,人間確實有不少佛菩薩的轉世,並且分布在社會各個階層,祂們每人都帶有天職來降世為人,其心意皆為普渡眾生而來。雖然還有很多投胎的天神自己並不清楚自己的身分,但他們所被引導及在人間所作所為,皆能不離降世前受命之目的。有時候,自己都感到慚愧不已!此生身任要職卻無法盡快地完成任務,現在僅是等待時機及培養個人修為功德的時期,期盼未來在執行本世紀神界之任務時能順利達成。 閱讀全文

使命與通真10

總統能成神嗎?

  中國歷代帝王將相或諸侯,也有不少成為民間信奉的神,尤其是王爺及將軍身分轉成為神的傳說最多,這些較難給與評論成神的理由,是否出自權威性所造化之神,蓋難論定。如今隨時代的變遷及百性的知識提升,好像近百年來的政府人物,較少有在民間被傳說成神者,唯有台灣地區在蔣經國先生管理朝代,民間靈媒界開始傳出近代領導人成神的傳說,演化傳說的主神,乃是由北極玄天上帝身旁龜蛇坐騎所投胎轉世,傳說孫中山是大道公投胎,蔣介石先生是龜精投胎,搭配傳說毛澤東是蛇精投胎,而蔣經國是蝦蟆精投胎,民間傳出近代統理過中國領導人都已經成神。後來雖有少數的宮廟雕塑神像供奉,但他們的形象及太多歷史背景經歷與見證,都尚未受到官方發表的認同,主要是他們身在世間時的所作所為,雖親身經歷戰亂與抵禦外敵侵犯的功勞,但並沒有經過修道的過程,所以雖有靈媒的傳說靈異及少數信徒的信奉,但其成神的可信度仍未經考據。當知,人間眾生的一切運數皆由天神界所管轄,對於不少靈媒共同宣稱的靈異事蹟,仍須經過具有神職資格者的確認後宣布認證之。 閱讀全文

使命與通真9

宗教資源取自何處

時代所在的經濟發展狀況,與各大宗教發揚光大息息有關?當知,宗教沒有豐富的經濟作為資源後盾,它是不可能發展順利,尤其是在百姓生活不安定的時期,宗教的資源就會縮減不濟,使其與民眾互動教化活動減少的情形。因為傳統宗教本身未具直接性的經濟生產力,與現代宗教的經營模式大有不同。現代想要推行宗教信仰幾乎都得自力更生,不能玩依賴捐獻,或得設立附加的產業作為資源的補給。兩者結合營運的方式,想要獲得社會更多的資源,必須事事恰到好處,否則恐怕扭曲宗教信仰的主旨,讓利益扭曲信仰的義理。若以傳統宗教之教派理念來說,兼職附設產業的方法是不被教徒普遍接受的行為,唯有少數較具規模的團體能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因為多數宗教主流的組織團體,已是歷經百千年以上的傳承,他們所累積下來的資產,已經足夠他們後代延續的使用,所以後代繼承者,根本就不用考慮附設產業或辦理增援經濟的必要性。這在中國大陸的宗教資產管理來說,經過文革之後的宗教產業,已經統一收為國有管理,目前承接經營或管理者,都是屬於官方政府的指派或是出租私人經營的方法。若以宗教設立的主旨來說,宗教的資源取自於社會,本來就有還諸於社會的義務與責任,這是台灣宗教申請設立管理時的法令,皆有明文規定的主張。因此,台灣宗教廟宇年年辦理對社會的救濟,宣導信徒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確實對社會弱勢族群發生了不少奉獻及愛心的支援。 閱讀全文

使命與通真6

習俗具有教化民心的功德

敝人在台灣中部竹山鎮土生土長,四周地勢環繞著山區,主要有二大河流貫通鄉鎮,俗稱為清水溪與濁水溪,它的環境與其他縣市差異在不靠海邊。南投縣竹山鄉鎮我所居住的地方,能夠接觸的信仰神尊廟宇,大致是瑞竹里觀音巖、松柏嶺玄天上帝、仙公廟孚佑帝君呂洞賓、王母娘娘、福德正神、五府千歲、三山國王、土地公廟等。除此之外,竹山鎮俗神信仰較具特色信仰有兩處,一處是『三月寶宮』陳千歲,千歲的出身是乩童降身後自序,能說無憑無據。開始也是感應鄉民,讓鄉民知道此處有神靈,就在鎮公所旁邊,那是我小時候常跟隨父親去的地方,開始對外服務信徒的乩童是女性,後來聽說慢慢開放成為信徒共同管理的廟宇。這間廟宇與我家族長輩的關係密切,聽說不少長輩為此廟奉獻與服務。又有沉潭一處是紅旗公是陰廟,在台灣唯一一位手持步槍的神像,緣起是紅旗公處,本來有一座豬舍,晚上它能幫人餵養豬,庇佑民眾養豬賺大錢。聽聞紅旗公本來是義民軍,後來許多民眾失竊去許願,很快就能把小偷給逮捕歸案,因此響應全台,信徒也是四處皆有,舉辦廟慶時不少民眾就會前來還願。 閱讀全文

使命與通真5

俗神信仰到通真境界

  在探討有關修道事宜,就涉及宇宙與宗教信念上的行為,乃是源自於「道」字的修行,使人能依止宇宙道行理念及戒律,做為人生修持的行為規範。簡約解釋修道義理?就是使人身心行為不超越天地軌道,依照天地與人合一的道理準則,作為生命存活與活動的目標。

道家所說修道的理念,主要是依照宇宙天地法則制定為其活動的規範。咱們開頭就從天地說起修道,生命活在天地之間,人及萬物是極為渺小。故知修道是何等嚴肅的話題,那不是我們凡夫俗子隨便就能說的定的大事。敝人出身於農村山野,對於修道一大事因緣,早期從未曾有完整的概念及接觸涉獵,只因民間俗神信仰的接觸,與民間戲劇傳奇故事的印象,使我對於修道產生了興趣與崇拜,對那神奇的力量存在著一種景仰的心態。台灣民間對真正修道的理念,皆屬於民謠與片段性的迷信接觸,因為台灣道教沒能提供優質的道統教化單位,所以欲求修道者,那是相當遙遠的一段路程。慶幸地!在年幼無知的時期,幸逢出身於南投縣竹山鎮大鞍村張恩師睢樑先生的傳授啟蒙,讓我有機緣能夠親近較有深度性的道教,因而開始奠定對正信道統修行的基礎。 閱讀全文